钱塘怀古率堵无傲同赋

杨维桢

天山乳凤飞来小,南渡衣冠又六朝。
劫火自焚杨琏塔,箭锋犹抵伍胥潮。
磷光夜附山精出,龙气秋随海雾消。
惟有宫人斜畔月,多情还自照吹箫。

注释

  1. ​​天山乳凤​​:暗喻南宋幼主(宋恭帝被俘时年仅6岁)
  2. ​​杨琏塔​​:元初杨琏真迦盗掘南宋皇陵所建镇魂塔
  3. ​​伍胥潮​​:传说伍子胥冤魂化钱塘潮(《吴越春秋》)
  4. ​​宫人斜​​:宫女墓地(唐代长安有宫人斜,此处借指南宋宫人葬地)

译文

幼主如天山小凤南飞,衣冠南渡又重演六朝悲剧。
劫火焚毁了杨琏的镇魂塔,伍胥的怒潮仍似当年箭镞。
夜磷附山精游荡,王气随海雾消散。
唯有宫人墓地的月光,多情依旧照着亡国的箫声。

背景

此诗作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杨维桢70岁与友人同游钱塘时。借南宋亡国史实,抒发元末动荡的忧患,是”铁崖体”怀古诗代表作。

赏析

  1. ​​意象特征​​
    • 动物意象(乳凤/山精)喻政权更迭
    • 自然意象(潮/雾/月)示历史沧桑
  2. ​​用典艺术​​
    • 双典并置(杨琏塔/伍胥潮)强化悲剧感
    • “宫人斜”典的跨时空运用
  3. ​​情感张力​​
    • 前六句的激愤
    • 末二句的哀婉

评价

  1. ​​明·贝琼​​:”铁崖怀古,此篇最见史胆。”
  2. ​​清·朱彝尊​​:”‘多情还自照’五字,写尽亡国之痛。”
  3. ​​近代·陈垣​​:”元末诗史,当以此诗为压卷。”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