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梦中作书遗报复元

杨维桢

九月九如三月三,五湖山水尽清酣。
西瞻林屋三天近,南上风帆一日贪。
潮蹴滟堆青不动,雨悬花洞气长谽。
月中箫鼓神君殿,云下龙鸾帝子骖。
猛虎护林依董奉,毒蛇避井施苏耽。
胭脂塘暗清尘起,缥缈峰高碧落参。
落日大堤花杲杲,西风茂苑草毵毵。
越人仕倦秋思枣,吴女情多夜擘柑。
自是王仁僧好伴,为予善唱《望江南》。

注释

  1. 林屋:太湖林屋洞(道教第九洞天)
  2. 董奉:三国名医(”虎守杏林”典故)
  3. 苏耽:汉代仙人(”橘井泉香”典故)
  4. 碧落:道教天界(《度人经》”碧落空歌”)
  5. 《望江南》:词牌名(白居易曾作此调咏江南)

译文

重阳风光似上巳,五湖山水醉意浓。
西望林屋洞天近,南驰风帆一日程。
潮涌滟滪堆色青,雨润花洞气幽深。
月宫仙乐神君殿,云间龙车帝子乘。
猛虎护林如董奉,毒蛇避井效苏耽。
胭脂塘畔尘雾起,缥缈峰巅接苍穹。
夕阳堤岸花灿烂,秋风苑囿草纷披。
越地倦宦思乡枣,吴中多情夜剥柑。
幸有高僧王仁伴,为我长歌《望江南》。

背景

此诗作于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杨维桢65岁隐居松江时。托梦游之名,融合吴越山水与道教仙境,展现晚年”道隐”情怀,是”铁崖体”七言排律代表作。

赏析

  1. 结构特征:
  • 前八句:仙游幻境
  • 中四句:圣迹典故
  • 后六句:尘世风物
  1. 艺术特色:
  • “潮蹴””雨悬”的动词锤炼
  • “杲杲””毵毵”的叠词妙用
  • 道教意象与吴语俗词的融合
  1. 思想境界:
  • 仙俗二元世界的自由穿越
  • 对吴越文化的深情皈依

评价

  1. 明·宋濂:”铁崖排律,如霓裳羽衣曲,仙乎仙乎。”
  2. 清·朱彝尊:”‘花杲杲’三字,写尽江南秋色。”
  3. 近代·陈衍:”元人排律,当以此篇为第一。”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