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中过石湖三绝·其一

倪瓒

烟雨山前度石湖,一奁秋影玉平铺。
何须更剪松江水,好染空青画作图。

拼音

yān yǔ shān qián dù shí hú,yī lián qiū yǐng yù píng pū。
hé xū gèng jiǎn sōng jiāng shuǐ,hǎo rǎn kōng qīng huà zuò tú。

注释

  1. 石湖:苏州著名湖泊(范成大曾隐居于此)
  2. 一奁:古代女子梳妆用的镜匣(此处比喻湖面)
  3. 空青:中国传统矿物颜料(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
  4. 松江:吴淞江的古称(流经苏州的重要水道)

译文

烟雨朦胧中驶过石湖,湖面如镜倒映秋色。
何必再取松江之水,这天然景色已是最美的画作。

背景

  1. 创作时间:元至正年间(约1341-1368)
  2. 地理坐标:苏州石湖风景区
  3. 艺术关联:与倪瓒”一河两岸”式构图相呼应

赏析

  1. 艺术特色
  • 视觉意象:烟雨、秋影、玉色湖面的层次渲染
  • 空间处理:近景(湖面)与远景(山色)的虚实对比
  • 色彩运用:以”空青”暗示天光水色的微妙变化
  1. 思想内涵
  • 表层:描写江南烟雨景色
  • 中层:表达”师法自然”的艺术观
  • 深层: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1. 语言艺术
  • “度”字表现舟行水上的动态
  • “平铺”强化湖面的镜面效果
  • “何须”的反问增强抒情力度

评价

  1. 明代董其昌:”云林此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 清代王原祁:”‘空青’二字,道尽江南烟雨神韵”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