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vinJiang的诗斋-诗榜
用户封面
GavinJiang的诗斋
给自己的诗安个家
分类、归集、排序、导出、查找、计算、美图、分享
体贴的创作平台!
GavinJiang的头像-诗榜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有写...
荣誉值:25
活跃度:★★★★★
诗人观点

2025/7/4
注解: 1. 城山越王祠位于杭州湘湖城山遗址,是纪念勾践与范蠡、文种君臣三人共祀的祠庙,为春秋末期越国抗吴复国的屯兵地。 2. “棹没江湖” 指范蠡功成身退,泛舟五湖,隐于江湖。“金愈烁” 指其化名经商后成为巨富陶朱公,财富闪耀。 3. “魂随属镂” 指文种最终被勾践赐死(用属镂剑自杀)。“齿需寒” 形容文种的结局令人齿冷心寒。 4. “鱼水” 典出《三国志》,比喻君臣关系。 5. “锦官城外柏” 指成都武侯祠,那里君臣(刘备与诸葛亮)同祀显得名正言顺,情真意切,令人不感羞愧。 6. “五湖池浅” 指范蠡泛舟的五湖。 “腥膏” 指范蠡通过经商敛聚的巨额财富。 7. “九策” 指文种献“伐吴九术”。“伐吴九术”最早见于东汉《越绝书》和《吴越春秋》,包含“贵籴粟槁,以空其邦”,“遗之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遗之巧匠,使起宫室高台,尽其财,疲其力”,“遗其谀臣,使之易伐”,“强其谏臣,使之自杀”等阴谋,纵然成功,却也是残忍不道德的“业障”。 8. “饮剑” 指文种被赐死。“酬牧爱”句指出,文种被赐死非因报君恩,纯属鸟尽弓藏。 9. “分纱依旧负倾城”:范蠡与西施分纱为盟(典出《浣纱记》),终负其情,以西施为政治工具。 10. “一代倾城逐浪波”:传说灭吴之后,西施沉江被害。《墨子·亲士》里说“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越春秋》中也说“沉西施于江”。 11. “鹄动愁肠添热血“,“鹄”比喻漂泊哀愁,此句指西施在越国见天鹅思念故乡,平添了作为间谍为国尽忠的“热血”。 12. “江沉”指伐吴胜利后西施沉江被害。 13. “眉多蹙”:《庄子·天运》中说西施因病蹙眉,这里说西施因心系故国“越甲”而蹙眉。 14. “屐少脱”指西施为麻痹吴王,创“响屐舞”。《吴越春秋》等载夫差特建“响屐廊”。 15. “董笔” 指如春秋时秉笔直书(“董狐笔”)的史官精神。“重巾帼” 指在重写的历史中,要重视并真实地书写女性的角色和贡献,尤其为被历史湮没或作为工具的西施一类女性正名。 16. “织女无言成贡缕”指勾践兵败后,吴国要求越过进贡精细葛布(“贡缕”万匹。《采葛妇歌》中唱:“令我采葛以作丝,女工织兮不敢迟。弱于罗兮轻霏霏,号絺素兮将献之。越王悦兮忘罪除,吴王欢兮飞尺书……”。 17. “剑师”即越女,无名无姓的南林处女,其剑术通神,被范蠡荐于勾践。受命训练越国士兵剑法,使越军战斗力倍增,为灭吴奠定基础。 18. “胥涛” :传说伍子胥含冤死后化为钱塘江潮神,其怒潮即为“胥涛”,象征冤屈和不平。“夜夜惊” 指其愤怒的涛声至今夜夜不息,震撼人心。纵然功臣隐退,帝王霸业消散,但历史中的冤屈和警示如同永恒的夜潮,从未停息。
评论于:过越王祠组诗
智能管理
更好的管理您的作品
分类管理
(体裁管理、题材管理、用韵管理)
任意标签
(自定义创作标签)
任意排序
(诗的前后自己定)
任意分享
(单篇、组诗、诗斋)
诗榜指南诗赛指南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