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霭连山郭,林烟接塞垣。
断崖悬屋势,涨水没沙痕。
烽火云间戍,牛羊岭外村。
太平闲檄手,文字付清樽。
拼音
shù ǎi lián shān guō,lín yān jiē sài yuán。
duàn yá xuán wū shì,zhǎng shuǐ mò shā hén。
fēng huǒ yún jiān shù,niú yáng lǐng wài cūn。
tài píng xián xí shǒu,wén zì fù qīng zūn。
注释
- 塞垣:边塞城墙
- 悬屋:悬崖上的房屋
- 檄手:起草檄文的人
- 清樽:酒杯
译文
苍茫树雾轻笼山城,袅袅林烟漫接边墙。
断崖间屋舍凌空欲坠,春潮涨处湮没旧日沙痕。
云霭中戍楼烽火依稀可见,山岭外村落牛羊悠然成群。
太平年月闲置了这执笔的手,且将满腔文墨换作樽前酒痕。
背景
此诗为赵秉文边塞组诗最后一首,描写边塞和平时期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生活的欣慰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赏析
- 诗歌展现了边塞的和平景象
“牛羊村”、”太平”的描写,呈现安定氛围。 - 空间描写的层次感
从山郭到塞垣,从断崖到涨水,构图完整。 - 今昔对比的巧妙运用
“烽火”与”牛羊”的意象对比。 - 生活情趣的真实表达
“文字付清樽”的结句,体现文人雅趣。 - 语言风格的清新明快
全诗用语流畅,意境明朗,体现和平气象。
评价
- 元·郝经评:”‘涨水没沙痕’,五字写尽边塞水文”(《陵川集》)
- 明·王世贞言:”结句’付清樽’,最见文人雅致”(《艺苑卮言》)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