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芽山

赵秉文

荷叶平初尽,芦芽势渐分。
朝来知宿雨,谷底见归云。
日上松犹滴,风来草自薰。
临溪归路险,万筏下河汾。

拼音

hé yè píng chū jìn,lú yá shì jiàn fēn。
zhāo lái zhī sù yǔ,gǔ dǐ jiàn guī yún。
rì shàng sōng yóu dī,fēng lái cǎo zì xūn。
lín xī guī lù xiǎn,wàn fá xià hé fén。

注释

  1. 芦芽山:山名,在今山西境内
  2. 宿雨:夜雨
  3. 河汾:黄河与汾河交汇处
  4. 万筏:众多竹筏

译文

水面的荷叶刚刚舒展,芦苇的新芽已开始分蘖生长。
清晨才知昨夜下过雨,山谷里还飘着未散的云雾。
太阳升起,松枝上露珠未干,微风吹来,野草散发清香。
沿着溪水回家的路很险峻,只见无数竹筏顺流漂向河汾。

背景

此诗为赵秉文游历芦芽山时所作,通过对初夏山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和对山水之美的热爱。

赏析

  1. 诗歌展现了初夏的自然变化
    “荷叶尽”、”芦芽分”的描写,体现季节特征。
  2. 晨景描写的细腻生动
    “松犹滴”、”草自薰”的细节,观察入微。
  3. 空间层次的巧妙安排
    从水面到谷底,从松林到溪流,构图完整。
  4. 语言风格的清新自然
    全诗用语简练,意境清新,体现山水诗特色。
  5. 结句的壮阔气势
    “万筏下河汾”的结句,展现生活气息。

评价

  1. 元好问评:”‘风来草自薰’五字,写尽山野气息”(《中州集》)
  2. 明王世贞言:”赵闲闲此作,得孟襄阳清幽之致”(《艺苑卮言》)
  3. 清沈德潜论:”结句’下河汾’,平中见奇”(《说诗晬语》)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