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屧方坛上,行吟避草芽。
帘声风拂燕,池影柳蹲鸦。
天入濛濛雨,春归淡淡花。
游春心未老,墙外度香车。
拼音
bù xiè fāng tán shàng,xíng yín bì cǎo yá。
lián shēng fēng fú yàn,chí yǐng liǔ dūn yā。
tiān rù méng méng yǔ,chūn guī dàn dàn huā。
yóu chūn xīn wèi lǎo,qiáng wài dù xiāng chē。
注释
- 岳观:道观名,具体位置不详
- 步屧:穿着木屐行走
- 方坛:道观内的方形祭坛
- 蹲鸦:形容乌鸦栖息状
- 香车:装饰华美的车
译文
穿着木屐漫步在方坛之上,边走边吟诗,小心避开初生的草芽。
风吹帘动惊飞燕子,柳影倒映池塘,栖息着乌鸦。
天空飘落濛濛细雨,春天归去,只余淡淡残花。
我游赏春光的心意仍未衰减,墙外正驶过阵阵香车。
背景
此诗作于金朝中期,赵秉文春日游岳观时所作。诗中通过对道观春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赏析
- 细节描写的艺术表现
“避草芽”的细节既展现诗人对微小生命的爱护,又暗示早春时节。这种细腻观察,较之单纯描写”踏青”更显文人雅趣。”柳蹲鸦”的拟人化描写,赋予常见景物以独特趣味,与杜甫”沙头宿鹭联拳静”有异曲同工之妙。 - 视听艺术的通感运用
“帘声风拂燕”将视觉的帘动转化为听觉的”帘声”,再与飞燕的视觉形象交融,形成视听通感。这种手法比王维”竹喧归浣女”的单向通感更富层次,展现出金源诗人对唐诗艺术的发展。 - 春天气息的矛盾表达
“濛濛雨”与”淡淡花”构成微妙张力:细雨催花落,却又是春天典型意象。这种矛盾表达,较之李煜”林花谢了春红”的直白伤感,更显含蓄深沉,暗含对春光易逝的复杂心绪。 - 结句的巧妙转折
尾联”心未老”与”度香车”形成情感转折:前句写主观心境不老,后句客观描写墙外香车,暗示世俗繁华与诗人超然心境的对照。这种写法比直接抒情更富艺术张力,与陶渊明”心远地自偏”的境界相通。 - 语言风格的清新自然
全诗用语平易却精准,”拂”字写风之轻,”蹲”字状鸦之态,”度”字描车之速,动词运用尤为精当。这种语言风格既保留了唐诗的凝练,又融入了金诗特有的质朴,在”濛濛”与”淡淡”的叠词运用中尤见功力。
评价
- 元好问评:”‘池影柳蹲鸦’五字,写尽春日闲趣”(《中州集》)
- 明王世贞言:”赵闲闲此作,得王维《辋川》清丽之致”(《艺苑卮言》)
- 清沈德潜论:”结句’度香车’,含蓄不尽”(《说诗晬语》)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