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蓂凋叶尽,宫漏滴声残。
玉几俄遗训,龙楼罢问安。
云容愁惨戚,风色恸悲酸。
万古馀功德,煌煌玉册寒。
拼音
jiē míng diāo yè jìn,gōng lòu dī shēng cán。
yù jǐ é yí xùn,lóng lóu bà wèn ān。
yún róng chóu cǎn qī,fēng sè tòng bēi suān。
wàn gǔ yú gōng dé,huáng huáng yù cè hán。
注释
- 阶蓂:阶前瑞草,象征吉祥
- 宫漏:古代宫中计时器
- 玉几:帝王所用的玉案
- 龙楼:指帝王居所
- 玉册:记载帝王后妃功德的典册
译文
阶前的瑞草已凋零殆尽,宫漏的滴水声渐渐微弱。
玉案上突然留下临终遗训,龙楼中再无人前来问安。
愁云笼罩面容凄惨,悲风呜咽天色酸楚。
万古流芳的功德事迹,辉煌的玉册也显得凄寒。
背景
此诗作于金章宗明惠皇后逝世后,赵秉文作为朝廷重臣参与治丧期间。金朝中期宫廷礼仪完备,明惠皇后以贤德著称,其逝世引发朝野哀思。诗人通过描写宫廷物象的变化,抒发了深切的悼念之情。
赏析
- 意象选择的宫廷特色
诗中”阶蓂”、”宫漏”、”玉几”、”龙楼”等意象均具鲜明宫廷特征,通过这些典型物象的状态变化(凋尽、声残、遗训、罢问),构建出皇后逝后宫廷的凄凉氛围。这种通过物象状态折射人事变迁的手法,较之直接抒情更显含蓄深沉。 - 时间意象的双重象征
“蓂凋”象征吉祥不再,”漏残”暗示时间将尽,两个意象共同构成生命终结的隐喻。这种将植物生命与机械时间并置的手法,既体现自然时间的流逝,又暗示宫廷秩序的停滞,较之单一时间意象更具表现力。 - 情感表达的多层次性
从物象描写(前两联)到景物拟人(第三联),再到直接评价(尾联),情感表达层层递进。”云容”、”风色”的拟人化处理,使自然现象成为情感的载体,与杜甫”感时花溅泪”的表现手法一脉相承。 - 语言风格的凄艳凝重
“凋”、”残”、”惨”、”酸”等字眼的精心锤炼,形成凄美凝重的语言风格。尾联”煌煌”与”寒”的对比,辉煌中见凄凉,尤其体现诗人锤炼语言的功力,既符合宫廷挽诗的体制要求,又寄寓深沉情感。 - 历史评价的含蓄表达
“万古馀功德”既是对皇后德行的崇高评价,又暗含历史无情的意味——即便功业煌煌,终将随生命消逝而显得凄寒。这种历史哲思的渗透,使诗歌超越一般应制之作,达到”哀而不伤”的境界。
评价
- 元好问评:”‘风色恸悲酸’五字,写尽天地同悲”(《中州集》)
- 明王世贞言:”赵闲闲此作,得潘岳《哀永逝文》凄艳之致”(《艺苑卮言》)
- 清沈德潜论:”结句’玉册寒’,庄肃中含不尽哀思”(《说诗晬语》)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