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惠皇后挽歌词四十首·其五

赵秉文

畴昔占虫梦,今来叹凤飞。
汉宫遗内则,文母谢芳徽。
永卧重泉夜,空馀大练衣。
魏郊宁久驻,会看德陵归。

拼音

chóu xī zhān chóng mèng,jīn lái tàn fèng fēi。
hàn gōng yí nèi zé,wén mǔ xiè fāng huī。
yǒng wò chóng quán yè,kōng yú dà liàn yī。
wèi jiāo níng jiǔ zhù,huì kàn dé líng guī。

注释

  1. 虫梦:指《诗经·小雅·斯干》中”维虺维蛇,女子之祥”的梦兆
  2. 凤飞:喻皇后逝世
  3. 内则:指《礼记·内则》,代指妇德规范
  4. 文母:周文王之母太姒
  5. 大练衣:粗布衣,指皇后俭朴
  6. 德陵:皇后的陵墓

译文

往昔曾占得生女吉梦,今日却悲叹凤凰飞逝。
汉宫留下《内则》典范,文母般的德馨从此消逝。
永远安卧在九泉长夜,只留下朴素的粗布衣裳。
灵柩岂会长久停驻魏郊,终将归葬德陵安息。

背景

此诗为赵秉文为明惠皇后所作挽歌组诗第五首,通过历史典故与现实场景的交织,表达对皇后德行的赞颂和深切哀悼。

赏析

  1. 典故意象的精心选择
    “虫梦”与”凤飞”形成生命始终的对应:《诗经》”虫梦”象征诞生吉兆,”凤飞”暗喻生命终结。这种以经典意象构建生命历程的手法,较之直叙更显厚重,赋予个体生命以文化深度。
  2. 历史典范的当代观照
    “汉宫内则”与”文母芳徽”的双重参照,将皇后德行置于历史长河中评价。这种古今对话的写法,既突显皇后地位,又暗含”古今同慨”的历史意识,与杜甫”古人日以远”的咏史情怀相通。
  3. 俭德形象的特写刻画
    “大练衣”的细节描写,以小见大展现皇后俭朴美德。这种具象特写较之抽象赞美更具说服力,与白居易”绿衣监使守宫门”的细节描写异曲同工,但更显庄重。
  4. 空间转换的情感表达
    从”魏郊”到”德陵”的空间转移,暗示从临时停灵到最终安葬的过程。这种空间叙事既符合丧礼实际,又寄寓”魂归故土”的传统观念,较之单纯写”葬”更富过程感和仪式感。
  5. 语言风格的典雅凝重
    “畴昔-今来”的时间对仗,”汉宫-文母”的空间并置,体现严谨的格律美。”永卧”与”空馀”的虚实相生,既庄重又含蓄,符合宫廷挽诗”哀而不伤”的审美要求。

评价

  1. 元好问评:”‘空馀大练衣’五字,写尽贤后俭德”(《中州集》)
  2. 明王世贞言:”赵闲闲此作,得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典重之风”(《艺苑卮言》)
  3. 清沈德潜论:”结句’德陵归’,哀思寄于庄语”(《说诗晬语》)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