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惠皇后挽歌词四十首·其八

赵秉文

膺符称太母,衍庆广金源。
衣练蠲重彩,躬蚕屈至尊。
赐冰防病暍,恤狱恐民冤。
孝意遵遗训,词臣叹永言。

拼音

yīng fú chēng tài mǔ,yǎn qìng guǎng jīn yuán。
yī liàn juān zhòng cǎi,gōng cán qū zhì zūn。
cì bīng fáng bìng yē,xù yù kǒng mín yuān。
xiào yì zūn yí xùn,cí chén tàn yǒng yán。

注释

  1. 膺符:承受天命
  2. 太母:国母
  3. 金源:金朝发源地
  4. 衣练:穿着素绢
  5. 躬蚕:亲自养蚕
  6. 病暍:中暑
  7. 恤狱:体恤狱囚

译文

您应天命被尊为国母,福泽延展金源大地。
穿着素绢摒弃华彩,亲事蚕桑屈尊降贵。
赐冰防暑防百姓中暑,体恤狱囚恐民众蒙冤。
孝子谨遵您的遗训,词臣长叹颂扬德音。

背景

此诗为赵秉文为明惠皇后所作挽歌组诗第八首,通过具体德政事例的记述,真实呈现皇后勤俭爱民的形象,表达深切追思。

赏析

  1. 政治形象的具象刻画
    “衣练”与”躬蚕”的细节描写,打破传统对后妃”母仪天下”的抽象赞美,具体展现皇后勤俭美德。这种写实手法较之空泛颂扬更具历史价值,与《金史·后妃传》的记载可相互印证。
  2. 惠民政策的真实记录
    “赐冰”与”恤狱”的政事记述,反映皇后参与实际政务的史实。这种将宫廷挽诗作为历史载体的写法,突破传统挽诗的抒情局限,与元稹《连昌宫词》的”史笔”风格有相通之处。
  3. 身份反差的艺术处理
    “屈至尊”三字精妙,既写皇后亲事蚕桑的谦卑,又暗含对其尊贵身份的反衬。这种反差表现手法,较之直接赞美更显艺术张力,与白居易”红衣脱尽芳心苦”的对比写法异曲同工。
  4. 语言风格的质朴庄重
    “蠲重彩”、”防病暍”等用语质朴无华却精准传神,既符合皇后俭朴形象,又体现挽诗的庄重要求。这种语言风格的选择,反映了金源文人”文质相称”的创作理念。
  5. 结构布局的匠心独运
    前六句实写皇后德政,后二句转写当下哀思,由历史到现实的自然过渡。这种”六实二虚”的结构,较之平均用力的平铺直叙更富艺术感染力,与杜甫《八哀诗》的结构处理有相似之处。

评价

  1. 元好问评:”‘躬蚕屈至尊’五字,写尽贤后懿德”(《中州集》)
  2. 明王世贞言:”赵闲闲此作,得元结《贼退示官吏》写实之风”(《艺苑卮言》)
  3. 清沈德潜论:”结句’叹永言’,哀思与史笔并重”(《说诗晬语》)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