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覃歌节用,卷耳颂求贤。
遽厌人间世,还为物外仙。
会观歌薤露,无复梦扪天。
玉座虚长乐,依然夜月悬。
拼音
gé tán gē jié yòng,juǎn ěr sòng qiú xián。
jù yàn rén jiān shì,hái wéi wù wài xiān。
huì guān gē xiè lù,wú fù mèng mén tiān。
yù zuò xū cháng lè,yī rán yè yuè xuán。
注释
- 葛覃:《诗经·周南》篇名,颂后妃节俭
- 卷耳:《诗经·周南》篇名,颂后妃辅佐
- 薤露:挽歌名
- 扪天:喻辅佐君王
- 长乐:汉宫名,代指皇后居所
译文
《葛覃》歌颂您节俭的美德,《卷耳》赞美您求贤辅政。
突然厌倦了尘世生活,化作超脱物外的神仙。
我们齐唱《薤露》挽歌,再不能梦见您辅佐君王。
长乐宫的玉座空空荡荡,只有夜月依旧高悬。
背景
此诗为赵秉文为明惠皇后所作挽歌组诗第九首,通过《诗经》典故与现实景象的交融,表达对皇后德行的赞颂和逝世后的深切哀思。
赏析
- 经典意象的巧妙化用
“葛覃”与”卷耳”的《诗经》典故,将皇后德行与周代贤妃并提。这种经典化用既体现文化传承,又赋予挽诗历史厚重感,较之直接赞美更具说服力,与苏轼”诵诗三百篇,讽咏见姬周”的用典理念相通。 - 生死观念的审美表达
“厌世-成仙”的转化描写,将死亡美化为超脱。这种浪漫化处理既符合宫廷挽诗的典雅要求,又体现道家生死观,与李白”仙游未曾歇”的想象异曲同工,但更显庄重。 - 虚实场景的时空交织
“歌薤露”的现实哀悼与”梦扪天”的虚幻追忆,构成虚实相生的艺术空间。这种时空处理手法,较之单一场景描写更富层次感,与李商隐”庄生晓梦迷蝴蝶”的朦胧意境有相通之妙。 - 结句意象的含蓄深沉
“玉座空”与”夜月悬”的静景对照,将人事变迁与自然永恒并置。这种以景结情的手法,较之直接抒情更显余韵悠长,与刘禹锡”淮水东边旧时月”的历史感慨异曲同工。 - 语言风格的典丽含蓄
“遽厌”、”还为”的转折,”虚”与”依然”的对比,用语精炼而意蕴丰富。这种既重形式又重内容的创作态度,反映了金源文人”文质彬彬”的审美追求。
评价
- 元好问评:”‘无复梦扪天’五字,写尽臣子哀思”(《中州集》)
- 明王世贞言:”赵闲闲此作,得曹植《卞太后诔》典雅之风”(《艺苑卮言》)
- 清沈德潜论:”结句’夜月悬’,意在言外”(《说诗晬语》)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