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抑传家法,宽仁沃帝聪。
礼崇光教塔,时奉孝严宫。
皂隶恩皆及,嫔妃爱悉同。
绕阶花泣露,应是怨西风。
拼音
qiān yì chuán jiā fǎ,kuān rén wò dì cōng。
lǐ chóng guāng jiào tǎ,shí fèng xiào yán gōng。
zào lì ēn jiē jí,pín fēi ài xī tóng。
rào jiē huā qì lù,yìng shì yuàn xī fēng。
注释
- 沃帝聪:启沃帝王智慧
- 光教塔:佛教建筑,指皇后崇佛
- 孝严宫:奉养父母的宫室
- 皂隶:差役
- 泣露:带露如泣
译文
谦逊克制是您的家训,宽厚仁爱启迪圣聪。
崇礼修建光教佛塔,按时供奉孝严宫中。
恩泽遍及差役仆从,慈爱不分嫔妃位次。
阶前花朵沾露如泣,想必是在怨恨那无情的西风。
背景
此诗为赵秉文为明惠皇后所作挽歌组诗第十首,通过多角度展现皇后谦逊仁爱的品德,表达对其逝世的深切哀悼。
赏析
- 品德特质的立体刻画
“谦抑”与”宽仁”的概括,”传家法”与”沃帝聪”的具体表现,从内在修养到外在影响,多维度构建皇后形象。这种立体描写较之单一品德赞美更显真实丰满,与《金史》记载的皇后形象可相互印证。 - 宗教与伦理的双重关怀
“光教塔”的佛教信仰与”孝严宫”的儒家伦理并提,反映金代多元文化融合背景。这种文化视角的引入,使挽诗具有历史文献价值,较之单纯抒情的挽诗更具思想深度。 - 仁爱平等的具体表现
“皂隶恩及”与”嫔妃爱同”的细节,凸显皇后超越阶级的平等观念。这种写实笔法突破传统”母仪天下”的抽象表述,与白居易”一视同仁”的民本思想遥相呼应。 - 移情手法的含蓄表达
“花泣露”的拟人化描写,将人情寄托于物象,较之直接写”人哭”更富诗意。这种含蓄抒情与杜甫”感时花溅泪”的表现手法一脉相承,但”怨西风”的联想更显新颖。 - 语言风格的平实庄重
全诗用语质朴无华却精准传神,”沃”字写启迪之效,”绕”字状花木之情,动词运用尤为精当。这种平实中见功力的语言风格,体现了金源文人”文从字顺”的创作理念。
评价
- 元好问评:”‘花泣怨西风’五字,写尽天地同悲”(《中州集》)
- 明王世贞言:”赵闲闲此作,得白居易《秦中吟》写实之风”(《艺苑卮言》)
- 清沈德潜论:”结句’怨西风’,含蓄而深婉”(《说诗晬语》)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