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甲龙鳞倚半空,抱归掌握自清风。
山精附木须髯古,回禄煽炎尾鬣红。
何处青蝇千里外,向来白羽一挥中。
水边石上应须此,乞与文园病肺翁。
拼音
xī jiǎ lóng lín yǐ bàn kōng,bào guī zhǎng wò zì qīng fēng。
shān jīng fù mù xū rán gǔ,huí lù shān yán wěi liè hóng。
hé chù qīng yíng qiān lǐ wài,xiàng lái bái yǔ yī huī zhōng。
shuǐ biān shí shàng yīng xū cǐ,qǐ yǔ wén yuán bìng fèi wēng。
注释
- 犀甲龙鳞:形容棕扇纹理
- 山精:山中精怪
- 回禄:火神
- 青蝇:喻烦扰
- 文园:司马相如曾任文园令,此处代指文人
- 病肺翁:患肺病的老人
译文
这把棕扇纹理如犀甲龙鳞半悬空中,轻轻揽入掌中便摇出习习清风。
扇骨似山精附体的古木须髯苍劲,扇面像火神舞动的红鬃烈烈生风。
任它恼人的蝇虫远在千里之外,只需将这白羽般的棕扇轻轻一挥。
最宜在水边石上消暑纳凉,真想送给文园那位患肺病的老友。
背景
此诗作于金朝中期,赵秉文咏棕扇而作。诗中通过对扇子的生动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日常物品的诗意观察和对患病友人的关怀。
赏析
- 比喻手法的创新运用
“犀甲龙鳞”与”山精回禄”的奇幻比喻,将普通棕扇描绘成神物。这种创造性联想,较之传统”团团似明月”的扇喻更富想象力,与李贺”羲和敲日玻璃声”的诡奇风格有相通之处。 - 功能描写的戏剧表现
“青蝇千里外”的夸张与”白羽一挥中”的利落,形成幽默对比。这种戏剧化处理,较之单纯写扇风纳凉更富趣味性,与杨万里”闲看儿童捉柳花”的生活情趣异曲同工。 - 人文关怀的自然流露
结句转写赠扇病翁,突显诗人关怀。这种由物及人的转折,较之单纯咏物更显情感深度,与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济世情怀一脉相承。 - 语言风格的雄奇生动
“倚半空”的力度,”煽炎”的动态,”一挥中”的干脆,动词运用极具表现力。这种语言风格既保留了韩愈诗的雄奇,又融入了金源文人的真率。 - 结构布局的匠心独运
前六句极尽铺陈扇之神妙,后二句突然转向现实赠予,形成艺术张力。这种”六虚二实”的结构,较之平铺直叙更富戏剧效果,与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的收束异曲同工。
评价
- 元好问评:”‘回禄煽炎’四字,写尽扇之功用”(《中州集》)
- 明王世贞言:”赵闲闲此作,得李长吉咏物之奇而更见人情”(《艺苑卮言》)
- 清沈德潜论:”结句’病肺翁’,咏物而及人,格高”(《说诗晬语》)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