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云飞观郁崔嵬,落木萧萧听者哀。
九日朱弦和雁断,开年黄菊费诗催。
淮天雨露橙千里,梁地风烟酒一杯。
此日此生人共醉,明年重健与谁来。
拼音
yǒu yún fēi guān yù cuī wéi,luò mù xiāo xiāo tīng zhě āi。
jiǔ rì zhū xián hé yàn duàn,kāi nián huáng jú fèi shī cuī。
huái tiān yǔ lù chéng qiān lǐ,liáng dì fēng yān jiǔ yī bēi。
cǐ rì cǐ shēng rén gòng zuì,míng nián chóng jiàn yǔ shuí lái。
注释
- 友云亭:亭名,具体位置不详
- 崔嵬:高大雄伟
- 朱弦:琴弦
- 黄菊:重阳节象征
- 淮天:淮河天空
- 梁地:河南一带
译文
友云亭高耸入云雄伟壮观,落叶萧萧令听者心生悲哀。
重阳琴声随雁鸣断绝,新年将至黄菊催人赋诗。
淮河两岸雨露滋润千里橙园,梁地风烟中独饮一杯浊酒。
今日今世与友同醉,来年重阳又与谁共饮?
背景
此诗作于金朝后期,赵秉文重阳节登友云亭时所作。诗中通过对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赏析
- 空间意象的立体构建
“飞观崔嵬”的垂直空间与”橙千里”的水平空间交织,形成宏大视野。这种空间处理手法,较之王维”大漠孤烟直”的平面描写更富立体感,与杜甫”吴楚东南坼”的恢宏气象相通。 - 时间意识的强烈表达
“九日”与”开年”的时间对举,”此日”与”明年”的今昔对比,凸显生命短暂。这种时间意识,较之单纯悲秋更显深沉,与苏轼”人生如逆旅”的感悟异曲同工。 - 感官描写的丰富层次
“萧萧”听觉、”朱弦”触觉、”黄菊”视觉、”雨露”味觉的综合运用,构建全感官体验。这种多感官描写,较之单一写景更富感染力,与李贺”羲和敲日玻璃声”的通感艺术相类。 - 情感表达的含蓄深沉
“共醉”的当下欢聚与”与谁来”的未来孤寂形成情感张力。这种含蓄表达,较之直接抒情更显余韵,与柳永”今宵酒醒何处”的怅惘异曲同工。 - 语言风格的沉郁顿挫
“郁崔嵬”的凝重,”费诗催”的苦涩,形成沉郁基调。这种语言风格既保留了杜甫诗的沉郁,又融入了金源文人特有的苍劲,在”酒一杯”的简练中尤见功力。
评价
- 元好问评:”‘黄菊费诗’四字,写尽重阳情思”(《中州集》)
- 明王世贞言:”赵闲闲此作,得杜甫《九日》沉郁之致”(《艺苑卮言》)
- 清沈德潜论:”结句’与谁来’,余哀不尽”(《说诗晬语》)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