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晋地形今日眼,几人亭榭几人诗。
数州山水有穷处,万古风烟无尽时。
天逐南帆秋雁远,峰遮西望夕阳迟。
客来欲问忘归意,挂起僧轩君自知。
拼音
shí jìn dì xíng jīn rì yǎn,jǐ rén tíng xiè jǐ rén shī。
shù zhōu shān shuǐ yǒu qióng chù,wàn gǔ fēng yān wú jìn shí。
tiān zhú nán fān qiū yàn yuǎn,fēng zhē xī wàng xī yáng chí。
kè lái yù wèn wàng guī yì,guà qǐ sēng xuān jūn zì zhī。
注释
- 石晋:指五代后晋
- 亭榭:亭台楼阁
- 僧轩:僧人住所
译文
后晋时的地形如今仍在眼前,几人曾在此建亭榭,几人留诗篇。
几州山水终有尽头处,万古风烟却无终止时。
天空追随着南去的帆影秋雁渐远,山峰遮挡着西望的视线夕阳迟迟。
客人若问为何忘却归意,请看这挂起的僧轩你自会明白。
背景
此诗作于金朝后期,赵秉文游历娱晖轩时所作。诗中通过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永恒的体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赏析
- 历史意识的深刻表达
“石晋地形”与”今日眼”的时空对照,展现历史沧桑。这种历史视角,较之单纯写景更显思想深度,与刘禹锡”人世几回伤往事”的怀古情怀一脉相承。 - 自然哲理的凝练概括
“山水有穷”与”风烟无尽”的对比,揭示自然永恒。这种哲理思考,较之感性描写更显超脱,与苏轼”哀吾生之须臾”的宇宙意识异曲同工。 - 空间意境的巧妙构建
“南帆秋雁”的水平视野与”西望夕阳”的垂直视线交织,形成立体空间感。这种空间处理,较之平面描写更富艺术张力,与王维”大漠孤烟直”的构图理念相通。 - 结句问答的含蓄深沉
“君自知”的结句,将解释权交给景物本身。这种含蓄表达,较之直接抒情更显余韵悠长,与陶渊明”此中有真意”的含蓄境界遥相呼应。 - 语言风格的简淡自然
“几人亭榭”的重复,”有穷-无尽”的对仗,用语简练而意蕴丰富。这种语言风格既保留了唐诗的凝练,又体现了金源文人的质朴,在”挂起僧轩”的生活细节中尤见真趣。
评价
- 元好问评:”‘风烟无尽’四字,写尽自然永恒”(《中州集》)
- 明王世贞言:”赵闲闲此作,得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清远之致”(《艺苑卮言》)
- 清沈德潜论:”结句’君自知’,含蓄有味”(《说诗晬语》)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