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二首·其一

赵秉文

龙钟三十九年春,讳说新年似讳贫。
醉白名堂甘后进,小坡著号似前身。
自怜耐辱称居士,人笑无机是道人。
断送生涯一枝足,不须长物扰天真。

拼音

lóng zhōng sān shí jiǔ nián chūn,huì shuō xīn nián sì huì pín。
zuì bái míng táng gān hòu jìn,xiǎo pō zhù hào sì qián shēn。
zì lián nài rǔ chēng jū shì,rén xiào wú jī shì dào rén。
duàn sòng shēng yá yī zhī zú,bù xū cháng wù rǎo tiān zhēn。

注释

  1. 龙钟:年老体衰
  2. 讳:避讳
  3. 醉白:指白居易醉吟
  4. 小坡:苏轼号东坡,其子苏过号小坡
  5. 无机:没有机心
  6. 长物:多余之物

译文

三十九个春秋已使我老态龙钟,避谈新年如同讳言贫穷。
自号”醉白”甘居后进之位,取字”小坡”似有前身因缘。
自嘲忍辱号称”居士”,旁人笑我毫无机心像个道人。
此生只需一支笔便已足够,何须多余之物扰乱本真。

背景

此诗为《除夜二首》第二首,作于金朝后期赵秉文三十九岁除夕时。诗中通过对自我境遇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对本真境界的追求。

赏析

  1. 年龄意识的独特表达
    “龙钟”与”三十九”的强烈反差,打破传统”三十而立”的期待。这种年龄焦虑的直白表露,较之杜甫”四十明朝过”的含蓄更显真率,体现金源文人的坦诚。
  2. 自我解嘲的艺术处理
    “讳贫”与”甘后进”的自嘲,将窘境转化为幽默。这种表达方式,较之单纯抱怨更显智慧,与苏轼”自笑平生为口忙”的自我调侃一脉相承。
  3. 文人传统的自觉继承
    “醉白”效法白居易,”小坡”追慕苏轼,展现清晰的文学传承。这种身份建构,较之简单模仿更显主体意识,反映金源文人融合南北的文学追求。
  4. 生活哲学的简明概括
    “一枝足”的极简主义,浓缩道家思想精髓。这种生活宣言,较之长篇说理更富诗意,与林逋”梅妻鹤子”的隐逸理念相通。
  5. 语言风格的质朴深刻
    “讳说”、”人笑”等口语化表达,”不须长物”的直白陈述,形成质朴中见深度的语言特色。这种风格既保留了陶渊明的平淡,又体现了金源文人的真率。

评价

  1. 元好问评:”‘一枝足’三字,写尽文人本色”(《中州集》)
  2. 明王世贞言:”赵闲闲此作,得苏轼《洗儿戏作》幽默之趣”(《艺苑卮言》)
  3. 清沈德潜论:”结句’扰天真’,返璞归真”(《说诗晬语》)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