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廉作意怒髯龙,万壑千岩气象雄。
独鹤梦中摇夜月,七弦徽外寄秋风。
石坛醮罢支筇里,天竺斋馀隐几中。
想见纷纷吹子落,山堂一枕耳偏聪。
拼音
fēi lián zuò yì nù rán lóng,wàn hè qiān yán qì xiàng xióng。
dú hè mèng zhōng yáo yè yuè,qī xián huī wài jì qiū fēng。
shí tán jiào bà zhī qióng lǐ,tiān zhú zhāi yú yǐn jǐ zhōng。
xiǎng jiàn fēn fēn chuī zǐ luò,shān táng yī zhěn ěr piān cōng。
注释
- 飞廉:风神
- 髯龙:指松树
- 七弦:古琴
- 徽:琴徽
- 石坛:道士祭坛
- 天竺:指佛寺
- 吹子:松果
译文
风神有意激怒长须松龙,千山万壑间气象何等雄浑。
孤鹤在梦中轻摇月影,琴声越过琴徽托付秋风。
道观石坛祭罢斜倚竹杖,佛寺斋余闲伏案几独坐。
想见松果纷纷坠落时节,山居独卧时耳朵却格外清明。
背景
此诗作于金朝后期,赵秉文隐居山林时所作。诗中通过对松涛声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雄浑气象和诗人超然物外的隐逸情怀。
赏析
- 神话意象的巧妙运用
“飞廉”与”髯龙”的神话形象,将自然风物神格化。这种艺术处理,较之单纯写景更富想象力,与李白”霓为衣兮风为马”的浪漫手法一脉相承。 - 声音描写的多维呈现
从”怒髯龙”的宏大声势,到”七弦徽外”的微妙琴音,构建声音层次。这种多维度描写,较之单一声音表现更富立体感,与白居易”大弦嘈嘈如急雨”的表现方式异曲同工。 - 隐逸生活的诗意写照
“支筇”与”隐几”的细节,真实记录文人隐居日常。这种生活描写,较之概念化表述更显真切,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生活情趣相通。 - 结句的意外之妙
“耳偏聪”的反常表述,突出松声的吸引力。这种结句处理,较之平铺直叙更富戏剧性,与王维”月出惊山鸟”的意外效果异曲同工。 - 语言风格的雄奇清旷
“气象雄”的壮阔,”寄秋风”的飘逸,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这种风格既保留了韩愈诗的雄奇,又融入了金源文人特有的清旷气质。
评价
- 元好问评:”‘徽外秋风’四字,写尽琴松共鸣”(《中州集》)
- 明王世贞言:”赵闲闲此作,得李白《蜀道难》奇崛之风”(《艺苑卮言》)
- 清沈德潜论:”结句’耳偏聪’,妙想天开”(《说诗晬语》)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