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观天东第一游,晓披绝岛寄冥搜。
烟中熊岳随潮没,天际辽江入海流。
地绝四维那辨树,风来万里忽通舟。
我从析木西南境,回望中原四百州。
拼音
zhuàng guān tiān dōng dì yī yóu,xiǎo pī jué dǎo jì míng sōu。
yān zhōng xióng yuè suí cháo mò,tiān jì liáo jiāng rù hǎi liú。
dì jué sì wéi nà biàn shù,fēng lái wàn lǐ hū tōng zhōu。
wǒ cóng xī mù xī nán jìng,huí wàng zhōng yuán sì bǎi zhōu。
注释
- 连云岛:在今辽宁营口附近
- 熊岳:指熊岳山
- 辽江:指辽河
- 四维:四方
- 析木:古代天文分野,对应辽东地区
译文
天东第一壮观的游览,清晨登临孤岛极目远眺。
烟波中熊岳山随潮隐没,天际处辽江水汇入海流。
大地尽头四方难辨树木,万里长风忽见舟船通行。
我站在析木西南疆界,回望中原四百州郡。
背景
此诗作于金朝中期,赵秉文游历辽东连云岛时所作。诗中通过对渤海壮阔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疆土辽阔的赞叹和对中原的思念。
赏析
- 空间意境的恢宏构建
“天东第一”与”四百州”的空间对举,形成东西纵贯的宏大视野。这种空间处理,较之局部描写更显气象,与杜甫”吴楚东南坼”的构图异曲同工。 - 动态描写的精准捕捉
“随潮没”与”入海流”的连续动势,展现自然的永恒运动。这种动态表现,较之静态写景更富生命力,与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的笔法相通。 - 边疆体验的真实记录
“地绝四维”的荒远感,为中原诗作罕见。这种边疆书写,较之内地山水诗更显独特,填补了古代边塞诗的地理空白。 - 家国情怀的含蓄表达
“回望中原”的转身动作,寄托深沉思念。这种情感处理,较之直接抒情更显厚重,与王粲”回首望长安”的写法一脉相承。 - 语言风格的雄浑质朴
“壮观”、”绝岛”等词的力度,”那辨”、”忽通”的口语化,形成独特的边塞诗风。这种风格既保留了唐诗的雄浑,又体现了金源文人的质朴。
评价
- 元好问评:”‘辽江入海’四字,写尽东北气象”(《中州集》)
- 明王世贞言:”赵闲闲此作,得岑参边塞诗骨力”(《艺苑卮言》)
- 清沈德潜论:”结句’四百州’,家国在怀”(《说诗晬语》)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