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拂朱栏满袖风,支颐吟望翠微中。
薄云漏日岩开碧,浅露离花涧滴红。
马散平坡临水聚,人来盘路到山穷。
子云老大无才思,懒赋长杨五柞宫。
拼音
xiǎo fú zhū lán mǎn xiù fēng,zhī yí yín wàng cuì wēi zhōng。
báo yún lòu rì yán kāi bì,qiǎn lù lí huā jiàn dī hóng。
mǎ sàn píng pō lín shuǐ jù,rén lái pán lù dào shān qióng。
zǐ yún lǎo dà wú cái sī,lǎn fù cháng yáng wǔ zhà gōng。
注释
- 支颐:托腮
- 翠微:青翠的山色
- 子云:汉代扬雄的字
- 长杨、五柞宫:汉代宫殿名
译文
清晨倚着朱红栏杆,衣袖灌满山风,托腮凝望那青翠掩映的山色中。
薄云间漏下的阳光将山岩染成碧玉,花瓣上晨露滴落,山涧泛起胭红。
马儿散在临水的平坡悠闲吃草,行人沿着盘旋山径走到尽头。
我像年迈的扬雄才思枯竭,懒得再写长杨宫、五柞宫那样的赋颂。
背景
此诗作于赵秉文晚年游历琵琶岭时,通过对山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归隐山林的心境。
赏析
- 晨景描写的清新雅致
“满袖风”与”翠微中”的晨间意境。这种晨景描写,较之黄昏暮色更显生机,与王维”空山新雨后”的清新格调相通。 - 色彩运用的精妙绝伦
“岩开碧”与”涧滴红”的色彩对比。这种设色技巧,较之单一色调更富画意,体现金代山水诗的绘画性特征。 - 自我解嘲的含蓄表达
“无才思”与”懒赋”的自嘲。这种表达方式,较之直接抒情更显文人风骨,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隐逸情怀一脉相承。 - 语言风格的清新自然
“马散平坡”与”人来盘路”的白描手法。这种语言风格,既保留了唐诗的凝练,又融入了金源文人的质朴,在”涧滴红”的细节中尤见功力。 - 结句用典的巧妙贴切
扬雄典故的化用不着痕迹。这种用典方式,较之生硬引用更显自然,体现”以学问为诗”而不露痕迹的艺术境界。
评价
- 元好问评:”‘涧滴红’三字,写尽山花带露之致”(《中州集》)
- 明王世贞言:”后联自比子云,闲闲公真得古人淡泊之趣”(《艺苑卮言》)
- 清沈德潜论:”结句用典无痕,最是上乘”(《说诗晬语》)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