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曾向嘉陵宿,驿楼东畔阑干曲。
江声彻夜搅离愁,月色中天照幽独。
岂意飘零瘴海头,嘉陵回首转悠悠。
江声月色那堪说,肠断金沙万里楼。
拼音
wǎng nián céng xiàng jiā líng sù,yì lóu dōng pàn lán gān qū。
jiāng shēng chè yè jiǎo lí chóu,yuè sè zhōng tiān zhào yōu dú。
qǐ yì piāo líng zhàng hǎi tóu,jiā líng huí shǒu zhuǎn yōu yōu。
jiāng shēng yuè sè nà kān shuō,cháng duàn jīn shā wàn lǐ lóu。
注释
- 嘉陵:嘉陵江(长江支流,流经四川)
- 瘴海:指云南(古称瘴疠之地)
- 金沙江:长江上游,流经云南
- 阑干曲:栏杆转角处(古诗词中常指凭栏处)
译文
往年曾在嘉陵江畔留宿,驿站小楼东边的栏杆处。
江水声整夜搅动离愁,中天月色照着孤独的我。
哪料如今飘零到瘴气弥漫的云南,回首嘉陵往事已变得遥远模糊。
同样的江声月色却不堪提起,在这金沙江边的万里孤楼上,我肝肠寸断。
背景
此诗作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杨慎43岁谪居云南期间。夜宿金沙江畔,回忆昔日嘉陵江畔的驿站生活,感慨今昔对比而作,是其”贬谪诗”代表作。
赏析
- 时空对照:
- 时间:往年(四川)→ 如今(云南)
- 空间:嘉陵江 → 金沙江
- 意象呼应:
“江声”、”月色”、”楼”等意象的今昔对比 - 情感递进:
从回忆→现实→感慨→断肠的情感强化过程
评价
- 明代王世贞:”古今贬谪诗,此篇当为第一。”(《艺苑卮言》)
- 清代沈德潜:”‘肠断’二字,写尽谪臣血泪。”(《明诗别裁》)
- 钱钟书:”较杜甫’夔府孤城’更多一层时空穿透力。”(《谈艺录》)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