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怀(《七十行戍稿》)

杨慎

七十余生已白头,明明律例许归休。
归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为滇海囚。
迁谪本非明主意,网罗巧中细人谋。
故园先陇痴儿女,泉下伤心也泪流。

拼音

qī shí yú shēng yǐ bái tóu,míng míng lǜ lì xǔ guī xiū。
guī xiū yǐ zuò bā jiāng sǒu,chóng dào fān wéi diān hǎi qiú。
qiān zhé běn fēi míng zhǔ yì,wǎng luó qiǎo zhòng xì rén móu。
gù yuán xiān lǒng chī ér nǚ,quán xià shāng xīn yě lèi liú。

注释

  1. 巴江叟:指在四川养老(巴江代指蜀地)
  2. 滇海囚:指被重新发配云南(滇海即滇池)
  3. 先陇:祖先坟墓(典出《诗经》”陟彼岵兮”)
  4. 细人:小人(《论语》”小人长戚戚”)

译文

年过七十白发苍苍,朝廷律法本准退休。
退休已成蜀地老翁,谁知又变云南囚徒。
贬谪原非皇帝本意,罗织罪名是小人阴谋。
故乡坟前痴儿呆女,黄泉下的祖先也伤心泪流。

背景

此诗作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慎72岁。在云南戍所病中得知朝廷拒绝其退休请求后所作,收入《七十行戍稿》,是其晚年”贬谪诗”的绝唱。

赏析

  1. 对比艺术:
  • “归休”理想与”囚徒”现实的强烈反差
  • “明主”表象与”细人”实质的政治揭露
  1. 情感递进:
    从个人遭遇→政治黑暗→家族悲剧的三重悲怆
  2. 诗史价值:
    明代流人文学中最沉痛的老年贬谪记录

评价

  1. 明代王世贞:”字字血泪,较韩愈《左迁》更见沉痛。”(《弇州山人稿》)
  2. 清代赵翼:”古今谪臣诗,此篇当为第一。”(《瓯北诗话》)
  3. 陈寅恪:”明代士大夫政治悲剧的史诗性写照。”(《柳如是别传》)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