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笛

杨慎

江楼寒笛起春声,蜀客扁舟万里行。
吹尽落梅还折柳,新春残腊正关情。

拼音

jiāng lóu hán dí qǐ chūn shēng,shǔ kè piān zhōu wàn lǐ xíng。
chuī jìn luò méi hái zhé liǔ,xīn chūn cán là zhèng guān qíng。

注释

  1. 寒笛:指凄清的笛声,典出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
  2. 蜀客:杨慎自称(因被贬云南,常怀蜀地之思)
  3. 落梅:即《梅花落》笛曲名
  4. 折柳:指《折杨柳》曲,亦为送别意象
  5. 残腊:岁末时节

译文

江楼上凄清的笛声奏响春之旋律,我这蜀地游子正独乘扁舟万里飘零。
笛声吹罢《梅花落》又奏《折杨柳》,新春将至而残冬未消,最是牵动离情。

背景

此诗作于明嘉靖五年(1526年)冬春之交,杨慎39岁被贬云南途中。夜泊江边闻笛有感,融合李白诗意与自身际遇而作,是其”贬谪诗”代表作。

赏析

  1. 双曲互文:
  • “落梅”(高洁)与”折柳”(离别)的意象叠加
  1. 时空交错:
  • “新春”与”残腊”的时间对抗
  • “江楼”与”万里”的空间张力
  1. 情感结构:
    从闻笛→自况→品曲→感时的层层递进

评价

  1. 明代王世贞:”‘吹尽’二字,道尽谪宦酸楚。”(《艺苑卮言》)
  2. 清代纪昀:”较太白闻笛诗更多身世之感。”(《四库提要》)
  3. 陈寅恪:”杨慎以音乐重构时空,开明清贬谪诗新境。”(《元白诗笺证稿》)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