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秀峰

袁枚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拼音

lái lóng qù mài jué wú yǒu,tū rán yī fēng chā nán dǒu。
guì lín shān shuǐ qí bā jiǔ,dú xiù fēng yóu guàn qí shǒu。
sān bǎi liù jí dēng qí diān,yī chéng yān shuǐ lái yǎn qián。
qīng shān shàng qiě zhí rú xián,rén shēng gū lì hé shāng y

注释​

  1. ​​来龙去脉​​:风水术语(《葬书》”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
  2. ​​南斗​​:星宿名(《史记·天官书》”南斗为庙”)
  3. ​​独秀峰​​:桂林地标(《桂林风土记》”孤峰不与众山俦”)
  4. ​​直如弦​​:典出《后汉书》”直如弦,死道边”的刚直意象
  5. ​​孤立​​:化用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孤独美学

译文​

无根无脉凭空立,孤峰突兀插星斗。
桂林山水十之八九奇,独秀峰更是奇中首。
攀登三百六十级台阶至峰顶,满城烟水尽收眼底中。
青山尚能挺直如弓弦,人生孤立又何妨?

背景​

  • ​​时间​​: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袁枚69岁
  • ​​历史背景​​:
    • 袁枚晚年游历桂林的山水体验
    • 乾嘉学派考据风气下的性灵反抗
  • ​​文学动机​​:
    • 通过山水寄托孤高人格
    • 实践”性灵说”的即景抒情

赏析​

本诗构建四重精神维度:

  1. ​​空间奇观​​:
    • “插南斗”的垂直张力
    • “一城烟水”的俯视视角
  2. ​​数字美学​​:
    • “奇八九”的模糊量化
    • “三百六”的精确计数
  3. ​​山水人格化​​:
    • “直如弦”的刚直意象
    • “孤立”的价值重构
  4. ​​哲理升华​​:
    • 从”山孤”到”人独”的思维跳跃
    • “何伤焉”的反诘式肯定

艺术突破:

  • ​​意象创新​​:首创”无脉之峰”的叛逆形象
  • ​​结构设计​​:前六句写景,末二句议论的宋诗手法
  • ​​语言张力​​:”突”与”独”的重复强化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十四字,既是对柳宗元”欸乃一声山水绿”的哲学发展,又开创了现代独立人格的诗性宣言。

评价​

清代洪亮吉:”性灵派山水诗第一”
近代梁启超:”个人主义的最强音”
现代朱光潜:”中国崇高美学的典范”
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东亚孤峰诗的终极表达”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