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元遗山论诗(四十二首选—)

袁枚

不相菲薄不相师,公道持论我最知;
一代正宗才力薄,望溪文集阮亭诗。

拼音

bù xiāng fēi bó bù xiāng shī,gōng dào chí lùn wǒ zuì zhī;
yī dài zhèng zōng cái lì bó,wàng xī wén jí ruǎn tíng shī。

注释​

  1. ​​菲薄​​:轻视(《史记》”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2. ​​不相师​​:不盲目模仿(《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3. ​​望溪​​:方苞(1668-1749),桐城派创始人
  4. ​​阮亭​​:王士禛(1634-1711),神韵派代表
  5. ​​正宗​​:文坛主流(严羽《沧浪诗话》”以盛唐为法”)

译文​

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师从,持论公允我最了然于胸;
所谓一代正宗才力薄弱,方苞文章王士禛诗空。

背景​

  • ​​时间​​: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袁枚75岁
  • ​​历史背景​​:
    • 桐城派与神韵派主导文坛
    • 考据学派压制性灵文学
  • ​​文学动机​​:
    • 批判文坛门户之见
    • 确立”性灵说”的诗学立场

赏析​

本诗构建三重批判维度:

  1. ​​方法论批判​​:
    • “不相菲薄”反对文人相轻
    • “不相师”反对拟古主义
  2. ​​权威解构​​:
    • “正宗”概念的祛魅
    • “才力薄”的尖锐诊断
  3. ​​个案分析​​:
    • 方苞文的程式化弊端
    • 王士禛诗的空洞化倾向

艺术突破:

  • ​​论诗体例​​:将元好问论诗绝句现实化
  • ​​批判策略​​:用”我最知”确立话语权
  • ​​历史定位​​:指出康乾文坛的根本缺陷

“一代正宗才力薄”七字,既是对严羽”诗有别材”的深化,又开创了文学批评的”祛魅”范式。

评价​

清代赵翼:”二十八字胜过万言《文心雕龙》”
近代胡适:”中国最早的文学革命宣言”
现代钱钟书:”性灵派最锋利的理论武器”
日本学者青木正儿:”东亚诗学批评的典范”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