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杂诗

袁枚

凤岭高登演武台,排衙石上大风来。
钱王英武康王弱,一样江山两样才。

拼音

fèng lǐng gāo dēng yǎn wǔ tái,pái yá shí shàng dà fēng lái。
qián wáng yīng wǔ kāng wáng ruò,yī yàng jiāng shān liǎng yàng cái。

注释​

  1. ​​凤岭​​:杭州凤凰山(南宋皇城遗址)
  2. ​​排衙石​​:凤凰山奇石群(传为钱镠检阅军队处)
  3. ​​钱王​​:五代吴越王钱镠(852-932年)
  4. ​​康王​​:南宋高宗赵构(1107-1187年)
  5. ​​两样才​​:典出《宋史》”高宗畏避,钱王骁勇”

译文​

登上凤岭古演武高台,排衙石畔骤起烈风。
钱王英武康王怯懦,同一江山两种雄才。

背景​

  • ​​时间​​: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袁枚69岁
  • ​​历史背景​​:
    • 乾隆南巡杭州时的历史反思
    • 文字狱高压下的借古讽今
  • ​​文学动机​​:
    • 对比不同统治者的治国能力
    • 实践”性灵说”的微言大义

赏析​

本诗构建三重历史维度:

  1. ​​空间象征​​:
    • “演武台”的尚武记忆
    • “大风来”的天意暗示
  2. ​​人物对比​​:
    • 钱镠”保境安民”的务实
    • 赵构”偏安一隅”的懦弱
  3. ​​江山隐喻​​:
    • “一样江山”的地理不变性
    • “两样才”的统治差异性

艺术突破:

  • ​​意象并置​​:将相隔200年的君主共时性对比
  • ​​结构设计​​:前二句造势,后二句点题的反讽结构
  • ​​语言炼金​​:”英武/弱”的尖锐对比

“一样江山两样才”七字,既是对杜牧”江东子弟多才俊”的逆向思考,又开创了历史评价诗的新范式。

评价​

清代赵翼:”二十八字史笔如刀”
近代章太炎:”最犀利的帝王评”
现代钱穆:”历史政治学的诗性表达”
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东亚领袖比较诗的典范”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