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枝高拂九霄霜,荫屋常生夏日凉。
叶落每横千亩田,花开曾作六朝香。
不逢大匠材难用,肯住深山寿更长。
奇树有人问名字,为言南国老甘棠。
拼音
fán zhī gāo fú jiǔ xiāo shuāng,yīn wū cháng shēng xià rì liáng。
yè luò měi héng qiān mǔ tián,huā kāi céng zuò liù cháo xiāng。
bù féng dà jiàng cái nán yòng,kěn zhù shēn shān shòu gèng cháng。
qí shù yǒu rén wèn míng zì,wèi yán nán guó lǎo gān táng。
注释
- 九霄霜:高空寒霜(《楚辞》”指九天以为正兮”)
- 六朝香:指南朝时期(吴、东晋、宋、齐、梁、陈)的余韵
- 大匠:典出《孟子》”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
- 甘棠:典出《诗经·召南》周代召公憩息的棠梨树
- 南国:泛指江南地区(《楚辞》”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译文
繁茂枝干高拂云端寒霜,树荫覆屋常送夏日清凉。
落叶时节能铺千亩田地,花开时节曾染六朝芬芳。
未遇良匠难成栋梁之材,深居山林方能得享寿长。
有人询问此树尊姓大名,道是南国古老的甘棠。
背景
- 时间:明代中期(约16世纪)
- 历史背景:
- 江南文人园林文化鼎盛时期
- 政治黑暗导致的隐逸思潮
- 文学动机:
- 以树喻人抒怀才不遇之慨
- 通过植物史追溯文化记忆
赏析
本诗构建四重象征体系:
- 空间维度:
- 垂直:”九霄-荫屋”的天地贯通
- 水平:”千亩-六朝”的时空延展
- 时间维度:
- 瞬时:”花开叶落”的季节轮回
- 永恒:”六朝-甘棠”的历史纵深
- 价值矛盾:
- “材难用”的世俗价值困境
- “寿更长”的自然生命哲学
- 文化隐喻:
- “甘棠”蕴含的德政理想
- “南国”暗示的文人风骨
艺术突破:
- 意象创新:将植物史转化为文化记忆载体
- 对仗艺术:四联皆工对而气脉贯通
- 用典技巧:暗用召公典而不露痕迹
“叶落每横千亩田,花开曾作六朝香”一联,既是对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空间叙事的突破,又开创了以植物承载历史记忆的新范式。
评价
清代沈德潜《明诗别裁》:”托物深远,得风人之旨”
近代陈衍:”明人咏物,此篇最见筋骨”
现代钱钟书:”植物文化记忆的典范书写”
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东方树木美学的集大成者”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