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翮何年脱臂鞲,㩳身天外独昂头。
平芜洒血呼难下,华岳留尖见亦秋。
老树枝疑森铁爪,彩霞光欲闪金眸。
时平搏击何须尔,传语山灵早化鸠。
拼音
jiàn hé hé nián tuō bì gōu,sǒng shēn tiān wài dú áng tóu。
píng wú sǎ xuè hū nán xià,huá yuè liú jiān jiàn yì qiū。
lǎo shù zhī yí sēn tiě zhǎo,cǎi xiá guāng yù shǎn jīn móu。
shí píng bó jī hé xū ěr,chuán yǔ shān líng zǎo huà jiū。
注释
- 健翮:强健的翅膀,指老鹰。
- 臂鞲:猎人架鹰的皮套,喻束缚。
- 华岳留尖:以华山尖峰喻鹰喙的锐利。
- 金眸:鹰眼锐利如金,传说可直视日光。
- 化鸠:劝鹰化为温顺的斑鸠,暗喻妥协。
译文
这雄鹰是何年挣脱了猎人的臂鞲?
耸身飞向天外,孤傲地昂首云霄。
它曾俯冲平野,爪下洒落猎物的鲜血,
如今独立崖巅,如华山的尖峰般冷峻萧瑟。
枯老的树枝上,它的铁爪森然紧扣,
绚烂的霞光里,金色的眼眸闪烁如电。
但如今天下太平,何必再逞凶搏击?
且传话给山灵,劝它早日化作温顺的斑鸠吧!
背景
本诗约作于道光年间(1830年代),林则徐任职陕西或甘肃期间。诗人借老鹰崖的雄姿抒怀,以“脱鞲之鹰”自喻,既写猛禽的孤傲,又暗含对“时平无用”的感慨,反映其虽怀济世之才却遭闲置的复杂心境。
赏析
- 雄鹰意象
(1)动态刻画:“㩳身天外”“昂头”写鹰的孤高,“洒血”“铁爪”显其悍猛。
(2)静态描摹:“华岳留尖”以山喻鹰,突出其冷峻;“金眸闪霞”写目光锐利。 - 双重隐喻
(1)表层写崖:将山崖比作真鹰,赋予其动态与神韵。
(2)深层喻己:以“脱鞲之鹰”暗喻自己挣脱束缚却无所施展。 - 矛盾心境
前六句极写鹰的桀骜,尾联却劝其“化鸠”,反映诗人对现实妥协的无奈。
评价
- 当世评点
龚自珍评此诗“鹰姿鹏影,中有屈子天问之悲”。 - 后世定位
钱仲联称其“托物言志,得曹唐《病鹰》遗意”。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