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梁江

林则徐

奔泉出峡谱琴弦,磴道斜攀百仞巅。
很石多于滩下水,乱山围就瓮中天。
荒亭卧雨频移榻,瘦骨惊秋早著棉。
自笑微躯谁傅翼,浪随群鸟触蛮烟。

拼音

bēn quán chū xiá pǔ qín xián,dèng dào xié pān bǎi rèn diān。
hěn shí duō yú tān xià shuǐ,luàn shān wéi jiù wèng zhōng tiān。
huāng tíng wò yǔ pín yí tà,shòu gǔ jīng qiū zǎo zhuó mián。
zì xiào wēi qū shuí fù yì,làng suí qún niǎo chù mán yān。

注释

  1. 鱼梁江​​:位于贵州境内,以险滩急流著称。
  2. ​​琴弦​​:比喻泉水奔流之声如琴音。
  3. ​​很石​​:棱角分明的礁石(“很”通“狠”)。
  4. ​​瓮中天​​:形容群山环绕如瓮,仅见头顶狭小天空。
  5. ​​蛮烟​​:南方山林的瘴气,泛指荒僻之地。

译文

奔涌的泉水冲出峡谷,如琴弦般奏响清音,
倾斜的石阶向上延伸,直攀百丈高峰。
江滩上嶙峋的怪石,比水下的暗礁更多,
杂乱的群山层层包围,天空似被装入瓮中。
荒亭里避雨,频频挪动竹榻,
瘦弱的身躯惊觉秋寒,早早裹上棉衣。
自嘲这渺小躯体,谁能给我一双翅膀?
却随浪涛与群鸟,一同扑向蛮荒的烟霭。

背景

本诗作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林则徐任云贵总督期间巡视贵州时所作。鱼梁江水流湍急,两岸山势险峻,诗人途经此地,既惊叹自然之险,又感自身漂泊如“蛮烟”中的孤鸟,暗含对仕途艰险的体悟。

赏析

  1. 山水奇险​​
    (1)听觉与视觉结合:“琴弦”写泉声清越,“百仞巅”显山路高危。
    (2)比喻精妙:“瓮中天”以日常器物喻封闭山势,新颖贴切。
  2. ​​羁旅艰辛​​
    (1)动态细节:“频移榻”写避雨狼狈,“早著棉”显秋寒刺骨。
    (2)自嘲无奈:“谁傅翼”反问中透露出行路之难。
  3. ​​比兴深婉​​
    尾联以“群鸟触蛮烟”暗喻自己如鸟入瘴乡,浪随世事沉浮,含蓄表达宦海漂泊之感。

评价

  1. 当世评点​​
    何绍基赞此诗“写险入微,得柳州山水笔意”(《东洲草堂诗话》)。
  2. ​​后世定位​​
    钱仲联《梦苕庵诗话》称其“以琐事写壮游,林氏黔中风物诗代表作”。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