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别同年萧芝水甘子园

郑珍

叵奈苦风愁郑判,不能微雨过苏端。
情怀祇觉向人尽,离别须知对面难。
渺渺湘流仍独去,萧萧岳麓怅回看。
来年待我春冰泮,共尔浯溪买钓竿。

拼音

pǒ nài kǔ fēng chóu zhèng pàn,bù néng wēi yǔ guò sū duān。
qíng huái zhī jué xiàng rén jìn,lí bié xū zhī duì miàn nán。
miǎo miǎo xiāng liú réng dú qù,xiāo xiāo yuè lù chàng huí kàn。
lái nián dài wǒ chūn bīng pàn,gòng ěr wú xī mǎi diào gān。

注释

  1. 柬别​​:以书信告别(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
  2. ​​同年​​:科举同榜进士,此处指好友萧芝水(字品三)、甘子园。
  3. ​​郑判​​:郑虔,唐代文士,曾任广文馆博士,此处诗人自比。
  4. ​​苏端​​:杜甫友人,曾邀其雨中过访(杜甫《雨过苏端》“鸡鸣风雨交,久旱云亦好”)。
  5. ​​湘流​​:湘江,喻离别之路(屈原《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6. ​​岳麓​​:长沙岳麓山,湘江畔名胜。
  7. ​​浯溪​​:湖南祁阳浯溪,元结隐居处,以摩崖石刻闻名。

译文

可恨这恼人的狂风阻我如郑虔般愁闷,
不能像杜甫那样冒微雨去访苏端。
满腹情怀,只觉已向你们倾诉殆尽,
须知离别之际,纵使对面也难吐衷言。
湘江水渺渺,我仍要独自远去,
回望岳麓山,但见木叶萧萧,无限怅然。
待来年春冰消融时,定与你们同去浯溪,买竿垂钓,共叙幽欢!

背景

本诗作于道光七年(1827年),郑珍赴长沙乡试后与友人分别时所作。诗人以“苦风”喻科场困顿,“微雨”反衬相聚之难。结句“浯溪钓竿”之约,既表友情不渝,亦暗含对功名的疏离——浯溪为唐代隐士元结归隐处,其《大唐中兴颂》石刻正合郑珍“文名不靠科举”之志。

赏析

  1. 用典言志​​
    (1)双典开篇:以“郑判愁风”“杜陵访苏”对比,显自身困厄。
    (2)隐逸收束:“浯溪钓竿”呼应元结,申明隐逸之思。
  2. ​​矛盾心理​​
    (1)倾诉与沉默:“情怀尽”却“对面难”,写尽离人复杂心绪。
    (2)孤往与同约:“独去湘流”与“共尔钓竿”,构成时空张力。
  3. ​​炼字艺术​​
    (1)叠词传情:“渺渺”状前程渺茫,“萧萧”写别时萧瑟。
    (2)动词精准:“怅回看”三字,凝驻无限徘徊。

评价

  1. 当世评点​​
    莫友芝赞此诗“结句高绝,直摩东坡《与子由》之垒”(《郘亭诗钞》)。
  2. ​​后世定位​​
    钱仲联《梦苕庵诗话》评:“以杜骨苏神写楚骚之思,近世七律罕见此深挚。”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