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天下幽奇处,中度生朝发兴多。
袁渴纷红思柳子,淡山新绿忆涪皤。
似渠明岁求鸿博,正我今时过蒋罗。
暗数年华计才德,一分不到欲如何。
拼音
líng líng tiān xià yōu qí chù,zhōng dù shēng cháo fā xìng duō。
yuán kě fēn hóng sī liǔ zǐ,dàn shān xīn lǜ yì fú pó。
shì qú míng suì qiú hóng bó,zhèng wǒ jīn shí guò jiǎng luó。
àn shù nián huá jì cái dé,yī fēn bù dào yù rú hé。
注释
- 永州廿三初度:23岁生日在永州(湖南零陵)度过。
- 袁渴:永州景点,柳宗元《袁家渴记》载“楚越之间方言,谓水之反流者为渴”。
- 柳子:柳宗元,贬永州时作《永州八记》。
- 淡山:永州淡山岩,黄庭坚(号涪翁)曾游并题诗。
- 涪皤:黄庭坚晚年自称“涪皤”(白发老人)。
- 鸿博:清代“博学鸿词科”,为制科之尊。
- 蒋罗:疑指永州蒋琬祠、罗含宅,皆当地名胜。
译文
零陵是天下幽奇之地,
在此度过生日,不禁逸兴遄飞。
袁家渴畔红花纷披,令我怀想柳宗元,
淡山岩下新绿葱茏,又忆起黄庭坚的足迹。
料想他(黄庭坚)明年将应鸿博之试,
而今日的我,正经过蒋琬、罗含的旧居。
暗自盘算年华与才德,若有一分未达,又该如何自处?
背景
本诗作于道光八年(1828年),郑珍23岁,赴长沙应试途经永州时逢生日。诗人借柳宗元、黄庭坚两位谪宦文豪的永州遗迹,抒写自身科举压力下的焦虑。“鸿博”之喻,既慕先贤文名,亦刺当下科举僵化——黄庭坚未走科举正途而凭才学显达,正与郑珍“才德自省”形成对话。
赏析
- 双贤映照
(1)柳宗元:代表贬谪文人的孤愤,与郑珍科场困顿暗合。
(2)黄庭坚:象征“以才破格”的出路,为诗人提供精神参照。 - 时空折叠
“明岁鸿博”与“今时过蒋罗”将历史(黄庭坚)、未来(自身期许)、当下(行旅)熔于一炉。 - 结句警策
“一分不到”的自省,既显儒家修齐传统,亦露青年锐气——较之“才德不称”的谦辞,更似“怀才未遇”的不甘。
评价
- 当世评点
莫友芝称此诗“用事如水中着盐,结语尤见杜陵(杜甫)骨力”(《郘亭诗钞》)。 - 后世定位
钱仲联《梦苕庵诗话》评:“以永州山水为镜,照见千古才人共命,近元好问《论诗绝句》而更切身。”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