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风刁调吹破篱,吾独穷困于此时。
天寒拥卷作跏坐,日暮向人赊夕炊。
菜摘蚕豆上中叶,樵分鹊巢高下枝。
穷生百巧却自笑,看尔更计明朝为。
拼音
xuě fēng diāo tiáo chuī pò lí,wú dú qióng kùn yú cǐ shí。
tiān hán yōng juàn zuò jiā zuò,rì mù xiàng rén shē xī chuī。
cài zhāi cán dòu shàng zhōng yè,qiáo fēn què cháo gāo xià zhī。
qióng shēng bǎi qiǎo què zì xiào,kàn ěr gèng jì míng cháo wéi。
注释
- 刁调:风声凄厉(《楚辞·九叹》“风刁调而遥思”)。
- 跏坐:佛教盘腿坐法(《维摩诘经》“跏趺而坐”),此处指蜷缩御寒。
- 赊夕炊:借米做晚饭(杜甫《戏简郑广文虔》“赖有苏司业,时时乞酒钱”)。
- 蚕豆中叶:蚕豆生长中期嫩叶可食,极言贫苦。
- 鹊巢枝:拆鹊巢枯枝为柴,写生计艰难。
- 穷生百巧:化用《庄子·列御寇》“巧者劳而智者忧”,自嘲求生伎俩。
译文
凄厉的雪风刮破了篱笆,
偏我困顿潦倒,值此严寒时节。
天寒地冻,只能抱书蜷坐取暖,
日暮穷途,又得向邻人借米煮饭。
摘取蚕豆的中层嫩叶充作菜蔬,
拆分鹊巢的枯枝充当柴火炊烟。
穷窘逼出百般机巧,自己想来可笑——
且看你明日,还能变出什么新鲜!
背景
本诗作于道光十年(1830年)冬,郑珍24岁,乡居遵义时遭遇雪灾。诗中“破篱”“赊米”“摘豆叶”“拆鹊巢”等细节,直书饥寒交迫之状。“自笑”之语,既含酸楚,亦见其苦中作乐的坚韧——较之杜甫“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更多一分黔北山民的野性幽默。
赏析
- 穷境白描
(1)空间收缩:从破篱到跏坐,从借米到拆巢,层层写生存空间压迫。
(2)时间循环:“明朝为”暗示日复一日的挣扎,绝望中透顽抗。 - 黑色幽默
“穷生百巧”将苦难转化为自嘲,近于鲁迅“阿Q精神”的文学先声。 - 炼字惊心
(1)“刁调”拟风声如刀,较“凛冽”更刺骨。
(2)“分鹊巢”的“分”字,状拆柴精准如分赃,触目惊心。
评价
- 当世评点
莫友芝读此诗“笑中含泪,谓是‘郑虔三绝’(诗书画)外又一绝”(《郘亭诗钞》)。 - 后世定位
钱仲联《梦苕庵诗话》评:“以俗语俗事入诗而骨力沉雄,近元稹《遣悲怀》而更峭刻。”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