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夏日

郑珍

竹树交阴草暗畦,昼长人静小帘低。
空堂棐几双宾雀,落日瓜棚五母鸡。
好鸟不离花左右,閒山分占水东西。
年来颇忘将军宅,久认吾庐未是迷。

拼音

zhú shù jiāo yīn cǎo àn qí,zhòu cháng rén jìng xiǎo lián dī。
kōng táng fěi jǐ shuāng bīn què,luò rì guā péng wǔ mǔ jī。
hǎo niǎo bù lí huā zuǒ yòu,xián shān fēn zhàn shuǐ dōng xī。
nián lái pō wàng jiāng jūn zhái,jiǔ rèn wú lú wèi shì mí。

注释

  1. 畦​​:田园中划分的小块土地(陶渊明《归园田居》“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2. ​​棐几​​:榧木矮桌(《晋书·王羲之传》“棐几滑净”),文人雅器。
  3. ​​宾雀​​:家雀,喻宾客稀少(《诗经·小雅·何人斯》“伊谁云从,维暴之云”)。
  4. ​​将军宅​​:权贵府邸,典出王维《老将行》“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5. ​​吾庐​​:我的草屋,陶渊明《读山海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译文

竹树交映,绿荫遮暗了菜畦,
夏日昼长,人声寂静,低垂着疏帘。
空荡堂中,榧木几上落着两只麻雀,
夕阳斜照,瓜棚下踱着五只母鸡。
美丽的鸟儿总在花丛左右欢鸣,
悠闲的青山各占溪水东西两岸。
近年来已淡忘了将军宅邸的繁华,
久居此庐,早不觉是误入桃源。

背景

本诗作于道光九年(1829年)夏,郑珍乡居贵州遵义时。诗人通过“宾雀”“母鸡”“好鸟”“閒山”等意象,构建出远离功名的田园世界。末句反用《桃花源记》典故——非“迷路”而入桃源,而是主动选择并认同山居生活,彰显其超脱科举执念的心境转变。

赏析

  1. 动静相谐​​
    (1)静态铺陈:竹阴、草畦、空堂、瓜棚,奠定静谧基调。
    (2)动态点睛:雀落、鸡踱、鸟鸣,以微响衬大静。
  2. ​​空间经营​​
    (1)横向展开:“水东西”分列青山,拓展画面广度。
    (2)纵向延伸:从低处“菜畦”到高处“閒山”,层次分明。
  3. ​​反讽笔法​​
    “将军宅”与“吾庐”对比,不慕权贵而安贫乐道,近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评价

  1. ​​当世评点​​
    莫友芝赞此诗“十字中有摩诘(王维)画境、渊明胸次”(《郘亭诗钞》)。
  2. ​​后世定位​​
    钱仲联《梦苕庵诗话》评:“以鸡雀入诗而气韵高远,近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而更简净。”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