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陵道中

郑珍

雨过春山叠黛横,嫩林新绿夕阳明。
晚来风味浓于酒,添起田蛙阁阁声。

拼音

yǔ guò chūn shān dié dài héng,nèn lín xīn lǜ xī yáng míng。
wǎn lái fēng wèi nóng yú jiǔ,tiān qǐ tián wā gé gé shēng。

注释

  1. ​​邵陵​​:今湖南邵阳(《读史方舆纪要》”邵陵县属宝庆府”)。
  2. ​​叠黛​​:形容雨后青山如女子眉黛重叠(《西京杂记》”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
  3. ​​阁阁​​:拟声词,形容蛙鸣(《诗经·螽斯》”螽斯羽,薨薨兮”)。

译文

春雨初歇,远山如黛色层层晕染,
新生的树林在夕阳下泛着嫩绿。
黄昏时分的野趣比美酒更醉人,
更有田间蛙声阵阵——
为春夜添上活泼的韵律!

背景

本诗作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郑珍22岁,赴京应试途经湖南时。诗人捕捉雨后黄昏的田园景致,以”风味浓酒”的通感手法,展现对自然的热爱。”蛙声阁阁”的细节,既写春之生机,亦含对科举奔波的暂时超脱,较王维”漠漠水田飞白鹭”更显生活意趣。

赏析

  1. 色彩构图​​
    (1)”叠黛”与”新绿”形成青绿主调,近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
    (2)”夕阳明”的光影处理,如杨万里”映日荷花别样红”。
  2. ​​通感妙用​​
    (1)”风味浓酒”将嗅觉味觉互通,较秦观”自在飞花轻似梦”更显醇厚。
    (2)”阁阁”声效打破画面静谧,近辛弃疾”稻花香里说丰年”。
  3. ​​炼字精当​​
    (1)”横”字写山势绵延,”明”字状光线通透。
    (2)”添”字暗示蛙声为意外之喜,似陆游”柳暗花明又一村”。

评价

  1. 清人评点​​
    莫友芝赞此诗”得王孟山水真髓”。
  2. ​​后世定位​​
    《清诗三百首》评:”二十八字中有《诗经·七月》’五月斯螽动股’之趣。”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