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词二首·其一

郑珍

屏山横抱石阑斜,月夜经过阿子家。
小院苔圈镫影绿,玉人何处倚梅花。

拼音

píng shān héng bào shí lán xié,yuè yè jīng guò ā zǐ jiā。
xiǎo yuàn tái quān dèng yǐng lǜ,yù rén hé chù yǐ méi huā。

注释

  1. ​​屏山​​:如屏风般的山峦(《楚辞·招魂》”紫茎屏风”)。
  2. ​​阿子​​:对女子的昵称(《晋书·潘岳传》”岳美姿仪,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
  3. ​​苔圈​​:苔藓环绕的痕迹(《酉阳杂俎》”苔钱圆如青铜钱”)。

译文

远山如屏环抱,石栏斜倚,
月夜漫步,路过她的家门。
小院里苔痕斑驳,灯影泛着幽绿,
不知那位如玉的人儿——
此刻正倚着哪株梅花?

背景

本诗作于清道光十年(1830年),郑珍24岁,游历江南时。诗人以”月夜访旧”的场景,抒写对伊人的思念。”苔圈镫影”的幽寂与”倚梅”的遐想交织,既显深情,亦含”人面不知何处去”的怅惘,较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更显朦胧之美。

赏析

  1. 意象经营​​
    (1)”屏山石阑”构建封闭空间,近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
    (2)”苔绿灯影”以冷色调写孤寂,如李商隐”红楼隔雨相望冷”。
  2. ​​虚实相生​​
    (1)实写庭院景致,虚写”玉人”踪迹,类贾岛”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倚梅花”的想象,赋予画面动态美感,近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
  3. ​​炼字精妙​​
    (1)”横抱”写山势缠绵,”斜”字状石栏慵懒。
    (2)”圈”字活化苔藓生长形态,似姜夔”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评价

  1. 清人评点​​
    莫友芝称此诗”得义山无题之神”。
  2. ​​后世定位​​
    《清诗精华录》评:”二十八字中有《楚辞·九歌》’思公子兮未敢言’之思。”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