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绝句二首·其二

郑珍

安排六个月,偿足二万里。
已过春中閒,看看到粽子。

拼音

ān pái liù gè yuè,cháng zú èr wàn lǐ。
yǐ guò chūn zhōng xián,kàn kàn dào zòng zi。

注释

  1. 偿足二万里​​:指病中行程(《说文解字》”偿,还也”),或为虚指病榻辗转之苦。
  2. ​​春中閒​​:春季过半的闲暇时光(《礼记·月令》”仲春之月,雷乃发声”)。
  3. ​​粽子​​:端午食品(《风土记》”五月五日以菰叶裹黏米煮之,谓之角黍”),暗示时间流逝至端午。

译文

卧病六个月,仿佛走完两万里长途。
春光过半的闲散日子刚过去,
转眼又见——端午的粽子已近在眼前!

背景

本诗作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郑珍32岁,病居北京时。诗人以”六个月”与”二万里”的时空错位,写病中煎熬。”看粽子”的日常细节,既显时光飞逝之惊,亦含对康复无望的焦虑,较李商隐”一寸相思一寸灰”更显沉痛。

赏析

  1. ​时空变形​​
    (1)”六个月”与”二万里”的荒谬对应,写病榻度日如年,近李贺”一日作千年”。
    (2)”春中”到”粽子”的时间跳跃,凸显生命虚耗,如杜甫”江湖多风波”。
  2. ​​细节张力​​
    (1)”偿足”二字将病痛具象为债务,较黄景仁”百无一用是书生”更显肉体痛苦。
    (2)”看看”叠词强化时间流逝的猝不及防,似李清照”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3. ​​反讽笔法​​
    (1)”安排”与”偿足”形成计划与现实的矛盾,刺命运无常。
    (2)结句以节日食物收束,在温馨中更见凄凉,近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

评价

  1. ​​当世评点​​
    莫友芝评:”子尹(郑珍字)病中作,字字皆血泪。”
  2. ​​后世定位​​
    《清诗纪事》评:”二十字中有《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之悲。”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