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尽登程,人情尽欲行。
荒鸡残月落,何处涿州城。
拼音
xíng lǐ jìn dēng chéng,rén qíng jìn yù xíng。
huāng jī cán yuè luò,hé chù zhuō zhōu chéng。
注释
- 晓发:清晨出发(《诗经·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指旅途启程。
- 荒鸡:夜半不按时啼叫的鸡(《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象征不安定的行旅。
- 涿州城:今河北涿州(《水经注》”涿水出涿鹿山”),此处指远方的目的地。
译文
行装都已收拾妥当,准备启程,
同行的人也都迫不及待想要出发。
荒鸡的啼叫声中,残月渐渐西沉——
涿州城啊,你究竟在何方?
背景
本诗作于清道光年间,魏源(1794-1857)北上赴京途中。诗人以”荒鸡残月”的萧瑟景象,写清晨赶路的孤寂与迷茫。”何处涿州城”之问,既显前路未卜,亦含对人生方向的思考,较温庭筠”鸡声茅店月”更显深沉。
赏析
- 意象经营
(1)”荒鸡”与”残月”构建黎明前的苍凉氛围,近杜甫”星垂平野阔”。
(2)”涿州城”作为遥远目标,与眼前”登程”形成空间张力,似李白”何处是归程”。 - 心理描写
(1)”尽欲行”写众人急切,”何处”叹自身迷茫,类孟浩然”迷津欲有问”。
(2)”残月落”暗示时间流逝,近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的羁旅之思。 - 炼字精警
(1)”尽”字双用,强化群体与个体的对比,较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更显孤寂。
(2)”荒”字修饰鸡鸣,突破”鸡声茅店”传统,如李贺”雄鸡一声天下白”的新创。
评价
- 当世评点
龚自珍评:”二十字中有《楚辞·九章·哀郢》’曼余目以流观兮,冀壹反之何时’之悲。” - 后世定位
《晚晴簃诗汇》评:”较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更见士人漂泊之艰。”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