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又新年,愁心隔海天。
空山寒雨里,相对不成眠。
拼音
míng rì yòu xīn nián,chóu xīn gé hǎi tiān。
kōng shān hán yǔ lǐ,xiāng duì bù chéng mián。
注释
- 颂臣:即丘逢甲友人,生平不详,或为诗人同僚或知己。
- 乙未: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时值甲午战争后,台湾割让日本,丘逢甲内渡大陆。
- 隔海天:指诗人与故乡台湾隔海相望,暗含国土分裂之痛。
译文
明日又是新的一年,
愁绪却隔着海天蔓延。
在这空山寒雨的夜晚,
相对无言,难以成眠。
背景
本诗作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除夕,时值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予日本。丘逢甲(1864—1912)作为台湾抗日志士,内渡大陆后,心怀故土之思,于岁末寒夜作此诗。诗中“愁心隔海天”既写个人漂泊之愁,亦暗含家国沦丧之痛,较杜甫“国破山河在”更显流离之悲。
赏析
- 时空对照
- 时间:“明日又新年”写岁月更迭,而“愁心”却因国土分裂而无法随新岁消散。
- 空间:“隔海天”以浩瀚海天强化阻隔感,“空山寒雨”则以荒寂雨夜烘托孤愤。
- 意象经营
- 自然意象:“寒雨”“空山”渲染凄冷氛围,与“不成眠”的辗转相呼应,近李商隐“巴山夜雨涨秋池”。
- 情感意象:“愁心”直抒胸臆,“隔海天”则化虚为实,似李白“长安不见使人愁”的苍茫。
- 炼字精警
- “隔”字既写地理阻隔,亦喻政治分裂,较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更显无奈。
- “相对”二字暗含诗人与友人(或与自我)的沉默对望,如苏轼“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沉痛。
评价
- 当世评点
梁启超评丘逢甲诗:“以血泪书之,字字沉痛。”(《饮冰室诗话》) - 后世定位
《晚清文学丛钞》评:“较黄遵宪‘寸寸山河寸寸金’更见流亡者之孤愤。”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