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士五百人,岛中犹可国。
何事奉头来?秋风洛阳陌。
拼音
yǒu shì wǔ bǎi rén,dǎo zhōng yóu kě guó。
hé shì fèng tóu lái?qiū fēng luò yáng mò。
注释
- 田横:秦末齐王田氏族人(《史记·田儋列传》”田横与其徒属五百人入海,居岛中”),汉高祖招降,田横赴洛阳途中自杀。
- 奉头:指田横自刎后,门人捧其首级往见刘邦(《汉书》”使使持首赐横,横自刭”)。
- 庚子: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时值八国联军侵华,诗人借古讽今。
译文
五百壮士相随,
海岛犹可立国。
为何要奉首级而来?
任秋风吹过洛阳城陌!
背景
本诗作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丘逢甲(1864—1912)借田横五百士典故抒怀。时值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屈辱求和。诗人以”海岛立国”的气节与”奉头洛阳”的屈辱相对,写对民族气节的呼唤。”秋风陌”之景,既叹田横之死,亦讽清廷之懦,较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更显悲愤。
赏析
- 史实剪裁
(1)”五百人”显群体气概,”犹可国”写微地存志,近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
(2)”奉头”之问直指生死抉择,似屈原”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 时空映照
(1)”岛中”的避世与”洛阳”的屈降对比,类杜甫”北极朝廷终不改”。
(2)”秋风陌”以景结情,近刘禹锡”金陵王气黯然收”的苍凉。 - 炼字精警
(1)”犹”字转折有力,”何”字诘问沉痛,较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更显激愤。
(2)”秋风”意象双关,既写实景,亦喻时代肃杀,如李贺”秋坟鬼唱鲍家诗”。
评价
- 当世评点
梁启超评:”二十字中,有《史记·田儋列传》全篇气骨。”(《饮冰室诗话》) - 后世定位
《丘逢甲集》评:”较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更见历史纵深。”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