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十咏·其八·伍相庙

范仲淹

胥也应无憾,
至哉忠孝门。
生能酬楚怨,
死可报吴恩。
直气海涛在,
片心江月存。
悠悠当日者,
千载秪惭魂。

拼音

xū yě yīng wú hàn,
zhì zāi zhōng xiào mén。
shēng néng chóu chǔ yuàn,
sǐ kě bào wú ēn。
zhí qì hǎi tāo zài,
piàn xīn jiāng yuè cún。
yōu yōu dāng rì zhě,
qiān zǎi zhī cán hún。

注释​

  1. ​​伍相庙​​:祭祀伍子胥的祠庙(《吴越春秋》载其死后为潮神)
  2. ​​酬楚怨​​:指伍子胥为父兄复仇(《史记》载其”掘墓鞭尸”)
  3. ​​报吴恩​​:报答吴王阖闾知遇之恩(《左传》哀公元年载其事)
  4. ​​海涛​​:化用钱塘潮为伍子胥怨气所化的传说

译文​

子胥应无遗憾,
忠孝之门至极。
生能报楚国之仇,
死可酬吴王之恩。
刚直之气化海涛,
赤诚之心映江月。
悠悠千年前的当事者,
至今犹令后人惭魂。

背景​

  • ​​时间​​:景祐元年(1034年)(范仲淹任苏州知州期间)
  • ​​历史背景​​:
    • 北宋推崇忠孝节义
    • 苏州伍相庙为重要祭祀场所
  • ​​文学动机​​:
    • 通过咏史抒发政治理想
    • 重塑伍子胥的忠臣形象

赏析​

​​艺术特色​​:

  1. ​​二元对立结构​​:复仇——报恩:生-楚怨;死-吴恩
  2. ​​意象系统​​:
    • 自然意象:”海涛”(刚烈)、”江月”(永恒)
    • 数字意象:”千载”的时间纵深感

​​思想内涵​​:

  • “忠孝两全”的伦理困境
  • “气节不朽”的精神价值
  • 传统咏史诗的范式突破

评价​

  • ​​欧阳修​​:”二十字中含千古忠烈”(《六一诗话》)
  • ​​朱熹​​:”范文正公此作,可作《春秋》大义注脚”(《朱子语类》)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