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翠微亭

岳飞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拼音

jīng nián chén tǔ mǎn zhēng yī,tè tè xún fāng shàng cuì wēi。
hǎo shuǐ hǎo shān kàn bù zú,mǎ tí cuī chèn yuè míng guī。

注释

  1. ​​池州翠微亭​​:池州(今安徽贵池)的翠微亭,为岳飞驻军时登临之处。
  2. ​​经年尘土满征衣​​:常年征战,战袍沾满风尘,暗喻军旅劳苦。
  3. ​​特特​​:特地、特意,强调刻意前往。
  4. ​​寻芳​​:指游览山水,欣赏春光。
  5. ​​翠微​​:青翠的山色,代指翠微亭所在的山林。
  6. ​​看不足​​:看不够,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留恋。
  7. ​​马蹄催趁月明归​​:战马催促趁着月色返回营地,隐含军务紧迫。

译文

多年征战,战袍早已浸满尘土;我特意登上翠微亭,只为追寻春光。
美好的山水看不够,马蹄声催,只得趁着明月返回营帐。

背景

  1. ​​历史背景​​:此诗约作于岳飞抗金期间(1130年代),池州为南宋抗金前线之一。
  2. ​​创作动机​​:岳飞在戎马倥偬中登临翠微亭,借山水之景抒发对和平的向往,同时暗含对军务繁忙的感慨。
  3. ​​情感矛盾​​:既渴望杀敌报国,又流露对自然宁静的眷恋,体现岳飞作为将领的复杂心境。

赏析

  1. ​​情感表达​​:
    • ​​豪情与柔情的交织​​:前两句写征战的艰辛与登临的刻意,后两句以山水之美反衬军务之紧。
    • ​​家国之思​​:“看不足”暗含对中原失地的牵挂,“月明归”则暗示收复山河的紧迫。
  2. ​​艺术特色​​:
    • ​​对比手法​​:自然之“静”与军务之“动”形成对比,强化时空张力。
    • ​​意象凝练​​:以“尘土”“征衣”写军旅生涯,以“山水”“月明”寄寓理想。
    • ​​语言平实​​:无华丽辞藻,却通过白描传递深沉情感。
  3. ​​结构精巧​​:
    • 前联叙事(征战与登临),后联抒情(山水与归程),形成闭环式结构。

评价

  1. ​​后世赞誉​​:
    • 明代胡应麟评:“岳武穆诗,沉雄悲壮,此篇尤见儒将风骨。”
    • 近代章太炎称:“‘马蹄催月’四字,写尽武将风华与无奈。”
  2. ​​争议点​​:
    • 有学者认为“特特寻芳”与岳飞“直捣黄龙”的壮志不符,但更多观点认为此诗恰体现其刚柔并济的人格。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