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隐者

叶绍翁

开门迎客着山袍,石鼎烹茶雾自飘。
莫道深山无世事,一竿风月钓清霄。

拼音​

kāi mén yíng kè zhuó shān páo,shí dǐng pēng chá wù zì piāo。
mò dào shēn shān wú shì shì,yī gān fēng yuè diào qīng xiāo。

注释​

  1. ​​山袍​​:山居者的粗布长袍,象征隐士的朴素与超然。
  2. ​​石鼎烹茶​​:用石制茶具煮茶,暗喻隐逸生活的闲适与雅趣。
  3. ​​雾自飘​​:山间雾气自然升腾,既写实景,亦隐喻隐者心境的淡泊。
  4. ​​钓清霄​​:垂钓于云霄之间,喻指超脱尘世的高洁志趣。

译文​

打开门迎接客人,身着山居粗布长袍,
石鼎中煮茶,雾气袅袅升腾。
莫说深山中没有世俗之事,
一竿钓竿伴着清风明月,直垂向浩渺云霄。

背景​

  1. ​​历史背景​​:南宋隐逸文化盛行,文人常借隐士题材表达对功名的疏离与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2. ​​作者身份​​:或为南宋江湖派诗人(如戴复古、刘克庄等),以访隐为题,抒写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3. ​​情感核心​​:通过“山袍”“烹茶”等意象,塑造隐者淡泊却自足的形象,暗含对世俗纷争的批判。

赏析​

  1. ​​艺术特色​​:
    • ​​虚实相映​​:前两句实写访隐场景,后两句虚写隐者精神境界,形成由外至内的意境升华。
    • ​​矛盾修辞​​:“莫道深山无世事”以否定句反衬隐者对世事的洞察,暗含“大隐于市”的哲思。
    • ​​意象叠加​​:“石鼎烹茶”与“钓清霄”将日常劳作与超然志趣结合,强化隐逸生活的诗意。
  2. ​​语言风格​​:
    • 清雅中见豪迈,既有“雾自飘”的细腻,又有“钓清霄”的洒脱。
    • “山袍”“石鼎”等物象选择贴近隐士身份,语言质朴却意蕴深远。

​评价​

  1. ​​后世赞誉​​:
    • 明代诗论家胡应麟评:“‘钓清霄’三字,以钓喻志,南宋隐逸诗中独绝。”
    • 近人钱锺书称:“此诗写隐者,不避世俗烟火,反显其超然,深得陶渊明遗韵。”
  2. ​​文化影响​​:
    • “山袍”成为后世隐士形象的经典符号,常见于文人画与戏曲中。
    • “钓清霄”被引申为文人对抗现实困境的精神寄托。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