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拼音
Liǔ tiáo bǎi chǐ fú yín táng,qiě mò shēn qīng zhǐ qiǎn huáng。
Wèi bì liǔ tiáo néng zhàn shuǐ,shuǐ zhōng liǔ yǐng yǐn tā cháng。
注释
- 百尺:夸张说法,形容柳条修长
- 银塘:波光粼粼的池塘
- 且莫:暂且不要
- 深青:深绿色(指成熟柳叶)
- 浅黄:嫩黄色(指新生柳叶)
- 蘸水:浸入水中
- 柳影:柳树在水中的倒影
- 引他长:引导柳条显得更长
译文
百尺柳条轻拂着波光粼粼的池塘,
新生的柳叶还只是嫩黄,尚未变成深绿。
未必是柳条真能蘸到水面,
是水中的柳影倒映,让它显得更加修长。
背景
- 时间: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早春
- 地点:杨万里在杭州的居所
- 季节特征:捕捉初春柳树刚抽新芽的瞬间
- 创作心境:表现诗人对自然细微变化的敏锐观察
赏析
- 艺术特色
- 虚实相生:实写柳条与虚写柳影巧妙结合
- 色彩对比:”深青”与”浅黄”形成时间维度上的色彩变化
- 科学观察:准确捕捉光线折射造成的视觉误差
- 意象解析
- 新柳:象征早春的生命力
- 银塘:强化光影效果的关键场景
- 柳影:体现自然界的奇妙互动关系
- 语言风格
- “且莫”的口语化表达体现”诚斋体”特色
- “引”字的拟人化运用生动传神
评价
- 历代评点
- 清代《宋诗精华录》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 钱钟书称此诗”将光学原理诗化而不露痕迹”
- 地位
- 杨万里咏物诗代表作
- 宋代科学观察与诗意表达结合的典范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