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前月季

杨万里

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
一尖已剥胭脂笔,四破犹包翡翠茸。
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
折来喜作新年看,忘却今晨是季冬。

拼音

Zhī dào huā wú shí rì hóng,cǐ huā wú rì bù chūn fēng。
Yī jiān yǐ bō yān zhī bǐ,sì pò yóu bāo fěi cuì róng。
Bié yǒu xiāng chāo táo lǐ wài,gèng tóng méi dòu xuě shuāng zhōng。
Zhé lái xǐ zuò xīn nián kàn,wàng què jīn chén shì jì dōng。

注释​

  1. ​​腊前​​:农历十二月(腊月)之前
  2. ​​只道​​:通常认为
  3. ​​无日不春风​​:没有一天不沐浴在春风中(形容花期长)
  4. ​​一尖已剥胭脂笔​​:新抽的花蕾像剥开的胭脂笔
  5. ​​四破犹包翡翠茸​​:绽放的花瓣仍包裹着翡翠般的花萼
  6. ​​季冬​​:冬季的最后一个月(农历十二月)

译文​

常言道鲜花难有十日红艳,
这月季却无时不沐浴春风。
新抽的花蕾如胭脂笔初露,
绽放的花瓣仍裹翡翠茸衣。
它的芬芳超越寻常桃李,
更与寒梅共傲雪霜。
折来一枝权当新春观赏,
竟忘却今晨尚在隆冬时节。

背景​

  • ​​时间​​: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冬
  • ​​地点​​:杭州官舍庭院
  • ​​植物特性​​:月季(当时称”长春花”)四季开花特性
  • ​​创作动机​​:赞美月季突破季节限制的生命力

赏析​

  1. ​​艺术特色​​
    • ​​对比手法​​:十日红/无日不春、桃李/梅的对比
    • ​​工笔描摹​​:”胭脂笔””翡翠茸”的精细刻画
    • ​​时空转换​​:通过折花实现冬春意象的转换
  2. ​​意象解析​​
    • ​​胭脂笔​​:象征生命的萌发
    • ​​翡翠茸​​:表现生命的韧性
    • ​​斗雪霜​​:体现文人推崇的坚毅品格
  3. ​​语言风格​​
    • 对仗工整(颔联、颈联)
    • “忘却”的戏剧性表达强化主题

评价​

  1. ​​历代评点​​
    • 清代《宋诗钞》评:”咏物诗至此,可谓得其神髓”
    • 钱钟书称此诗”突破咏物陈规,自开户牖”
  2. ​​地位​​
    • 杨万里咏物诗代表作
    • 中国古代月季题材诗歌的巅峰之作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