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晴怀故园海棠

杨万里

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
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
只欠翠纱红映肉,两年寒食负先生。

拼音

Zhú biān tái xiè shuǐ biān tíng,bú yào rén suí zhǐ dú xíng。
Zhà nuǎn liǔ tiáo wú qì lì,dàn qíng huā yǐng bù fēn míng。
Yī fān guò yǔ lái yōu jìng,wú shù xīn qín yǒu xǐ shēng。
Zhǐ qiàn cuì shā hóng yìng ròu,liǎng nián hán shí fù xiān shēng。

注释​

  1. ​​故园​​:指诗人在吉水(今江西吉水)的旧居
  2. ​​台榭​​:园林中的建筑
  3. ​​乍暖​​:初暖
  4. ​​无气力​​:形容柳条柔弱
  5. ​​淡晴​​:微晴
  6. ​​新禽​​:春鸟
  7. ​​翠纱红映肉​​:化用苏轼”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句,形容海棠花色
  8. ​​负先生​​:辜负了海棠(拟人化称呼)

译文​

竹林边的台榭水畔的亭,
不要人陪只愿独自行。
初暖的柳条柔弱无力,
微晴下的花影模糊不清。
一阵雨后来到幽静小径,
无数春鸟啼叫欢欣。
只缺那翠纱映衬下的红艳海棠,
两年寒食节都辜负了这位”先生”。

背景​

  • ​​时间​​: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春
  • ​​地点​​:杭州官舍
  • ​​个人背景​​:诗人离乡任职已两年,时年63岁
  • ​​植物特性​​:江南海棠花期在寒食节前后(清明前一二日)

赏析​

  1. ​​艺术特色​​
    • ​​虚实相生​​:前六句实写眼前春景,后两句虚忆故园海棠
    • ​​感官交响​​:视觉(花影)、触觉(乍暖)、听觉(禽声)的综合运用
    • ​​拟人妙用​​:以”先生”尊称海棠,尽显珍重
  2. ​​意象解析​​
    • ​​独行​​:体现文人孤赏的审美姿态
    • ​​无气力柳条​​:象征春日的慵懒情致
    • ​​负先生​​:凸显诗人对自然物的平等观照
  3. ​​语言风格​​
    • 善用否定词(”不要””无””不””只欠”)制造情感张力
    • “红映肉”的设色浓艳与全诗淡雅基调形成暗涌

评价​

  1. ​​历代评点​​
    • 清代纪昀评:”结句忽作痴语,愈朴愈妙”
    • 钱钟书称此诗”将苏轼海棠意象推向新境”
  2. ​​地位​​
    • 杨万里怀乡诗代表作
    • 宋代海棠题材的经典变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