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杨接叶杏交花,嫩水新生尚露沙。
过了春江偶回首,隔江一片好人家。
拼音
Lǜ yáng jiē yè xìng jiāo huā,nèn shuǐ xīn shēng shàng lù shā。
Guò le chūn jiāng ǒu huí shǒu,gé jiāng yī piàn hǎo rén jiā。
注释
- 太和江:赣江支流,在今江西泰和县境内
- 接叶:树叶相连
- 交花:花朵交错
- 嫩水:初春新涨的江水
- 尚露沙:还露出江底的沙洲
- 春江:春天的太和江
- 好人家:美好的村落
译文
绿杨的嫩叶相互交接,杏花与枝叶交错绽放,
初涨的春水还露出江底的沙洲。
渡过了太和江偶然回首,
对岸是一片美好的村落人家。
背景
- 时间: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二月初一
- 背景:杨万里赴任江东转运副使途中经吉州泰和县
- 地理特征:描写赣江支流早春景色
- 心境:表现诗人对江南早春的敏锐观察和闲适情怀
赏析
- 艺术特色
- 色彩构图:”绿杨””杏花”形成鲜明色彩对比
- 空间转换:由近景(花叶)到中景(江水)再到远景(人家)
- 留白手法:末句点到即止,留给读者想象空间
- 意象解析
- 嫩水露沙:象征初春的生机与含蓄
- 好人家:体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偶回首:暗示不经意的发现之喜
- 语言风格
- 善用动词(”接””交””露”)表现动态
- 口语化表达(”过了””偶回首”)自然流畅
评价
- 历代评点
- 清代《宋诗别裁》评:”眼前景,口头语,自有一段天趣”
- 钱钟书称此诗”将瞬间感受凝固为永恒画面”
- 地位
- 杨万里纪行诗代表作
- 宋代早春题材的经典之作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