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沙头渐有村,地平江阔气鲜温。
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拼音
Guò le shā tóu jiàn yǒu cūn,dì píng jiāng kuò qì xiān wēn。
Àn cháo yǐ dào wú rén huì,zhǐ yǒu gāo shī shí shuǐ hén。
注释
- 沙头:指江岸沙洲的突出部分
- 鲜温:空气清新温暖
- 暗潮:不易察觉的潮水
- 无人会:无人察觉
- 篙师:撑船的船夫
译文
行过沙洲渐渐出现村落,
地势平坦江面开阔,空气清新温暖。
暗潮已经涌来却无人察觉,
只有经验丰富的船夫认得水纹变化。
背景
- 时间:南宋淳熙年间(约1180年),杨万里赴任途中
- 地点:长江中下游某处沙洲(具体待考)
- 背景:诗人观察江村景象,感慨民间智慧
- 心境:通过平凡场景表达对生活经验的尊重
赏析
- 艺术特色
- 对比手法:众人无知与篙师敏锐的对比
- 以小见大:通过”水痕”细节体现深刻哲理
- 语言平实:白描手法,不加雕琢而意境自现
- 意象解析
- 暗潮:象征潜在的自然规律或社会变迁
- 水痕:代表需要经验积累的认知能力
- 篙师:体现劳动人民的实践智慧
- 深层寓意
- 暗含”实践出真知”的哲理思考
- 表达对专业技能的尊重与赞美
评价
- 历代评点
- 清代《宋诗精华》评:”眼前景道出至理,最见诚斋本色”
- 钱钟书称此诗”将劳动经验诗化而不失其真”
- 文学地位
- 杨万里哲理小诗代表作
- 宋代”理趣诗”典范之作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