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注释

  1. ​​天经​​:叶天经,陈与义友人,隐士。
  2. ​​智老​​:大圆洪智禅师,居苕溪畔。
  3. ​​苕溪​​:浙江吴兴别称,时陈与义寓居青墩(今属湖州)。
  4. ​​纶巾鹤氅​​:魏晋名士装束,喻超然世外之态。

译文

今年二月冰雪初融,醒来苕溪春水东流。
客居岁月消磨诗卷,杏花消息藏在雨声。
西庵禅师犹自多病,北栅儒生固守清贫。
忽念乘舟寻访二友,纶巾鹤氅试沐春风。

背景

  • ​​时间​​:1136年(绍兴六年)春,南宋与金暂息战事,陈与义退居湖州青墩。
  • ​​心境​​:
    • 表面写访友闲情,实藏“靖康之难”后十年(1127-1136)的沧桑;
    • “杏花消息”暗指北方故都汴京春色,与眼前江南春景形成今昔对照。

赏析

  1. ​​时空折叠的春秋笔法​​
    • 物理时间:“二月冻融”的当下 vs “杏花消息”中的故国往昔;
    • 地理空间:苕溪(江南)与杏花(汴京)构成南北心理疆界,较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更显隐痛。
  2. ​​士僧对话的精神图谱​​
    • 西庵禅伯(佛)的多病 vs 北栅儒先(儒)的固穷——象征南宋知识分子的双重困境;
    • 末句“试春风”的魏晋风度,实为对秦桧主和政局的消极抵抗,可比嵇康“目送归鸿”。
  3. ​​宋诗理趣的至境​​
    • 突破江西诗派“点铁成金”技法,以“雨声”收“杏花”,化用陈师道“春在溪头荠菜花”而更见浑成;
    • 较杨万里“诚斋体”的活泼,此诗在简淡中见沉郁,开南宋后期“永嘉四灵”先声。

评价

  1. 元代方回:“简斋此诗,七言律之冠冕,‘杏花消息雨声中’一句,含靖康后无限泪。”(《瀛奎律髓》)
  2. 钱钟书:“‘客子光阴诗卷里’七字,道尽南渡士人精神避难所的建构与局限。”(《宋诗选注》)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