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发陈公径过摩舍那滩石峰下

杨万里

澄潭涌暗峰,古木啸寒猿。
水石相因依,妙处在无言。
我行岂不佳,胜事难具论。
长谣答清绝,已复前山昏。

拼音

Chéng tán yǒng àn fēng,gǔ mù xiào hán yuán。
Shuǐ shí xiāng yīn yī,miào chù zài wú yán。
Wǒ xíng qǐ bù jiā,shèng shì nán jù lùn。
Cháng yáo dá qīng jué,yǐ fù qián shān hūn。

注释​

  1. ​​陈公径​​:古驿道名(具体位置待考)
  2. ​​摩舍那滩​​:险滩名(疑为赣江某段)
  3. ​​暗峰​​:倒映水中的山影
  4. ​​因依​​:相互依存
  5. ​​胜事​​:美景乐事
  6. ​​长谣​​:长声歌咏
  7. 清绝​:清幽至极的景致

译文​

清澈深潭涌动着山峰倒影,
古木森森传来寒猿哀鸣。
水与石相互依存依恋,
其妙处正在不可言传。
我的行程岂不美好?
只是美景难以尽言。
长声歌咏应答这清幽绝景,
回神时前山已暮色昏昏。

背景​

  • ​​时间​​: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冬
  • ​​地理背景​​:描写赣江流域的险滩风光
  • ​​创作情境​:诗人赴任广东途中所作
  • ​​心境特征​​:表现对自然奥秘的敬畏

赏析​

  1. ​​艺术特色​​
    • ​​动静相生​​:”涌”字活化倒影,”啸”字穿透时空
    • ​​哲理渗透​​:水石相依的宇宙观照
    • ​​留白艺术​​:”妙处无言”的审美节制
  2. ​​意象解析​​
    • ​​暗峰寒猿​​:构成幽邃的山水意境
    • ​​水石因依​​:象征自然的和谐共生
    • ​​前山昏​​:暗示观景的忘我状态
  3. ​​语言风格​​
    • 双声叠韵(”因依””清绝”)
    • “岂不佳””难具论”的含蓄表达

评价​

  1. ​​历代评点​​
    • 清代《宋诗精华录》评:”得王孟山水真髓而自有面目”
    • 钱钟书称此诗”将物理观察提升为宇宙沉思”
  2. ​​地位​​
    • 杨万里山水诗代表作
    • 宋代”行旅山水”的典范文本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