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田园杂兴·采菱辛苦废犁锄

范成大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拼音

Cǎi líng xīn kǔ fèi lí chú,xuè zhǐ liú dān guǐ zhì kū。
Wú lì mǎi tián liáo zhòng shuǐ,jìn lái hú miàn yì shōu zū。

注释​

  1. ​​废犁锄​​:放弃耕种田地(因无力负担田租)
  2. ​​血指流丹​​:采菱手指被刺出血(菱角有尖刺)
  3. ​​鬼质枯​​:形容人瘦弱如鬼(”质”指形体)
  4. ​​种水​​:在水面种植菱角等作物
  5. ​​湖面收租​​:南宋新增的水面税(”榷酤”的一种)

译文​

采菱的辛劳不亚于耕作,
手指刺破流血,人瘦如枯鬼。
无力购置田地只好种些水生作物,
谁知近来连湖面也要征收租税。

背景​

  • ​​时间​​: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秋
  • ​​历史背景​​:南宋苛捐杂税下的农民困境(《宋史·食货志》载”水面榷税”)
  • ​​地理特征​​:描写太湖流域农民转作水生作物现象
  • ​​创作动机​​:揭露”税及水面”的苛政

赏析​

  1. ​​艺术特色​​
    • ​​对比强烈​​:”血指流丹”的视觉冲击与”鬼质枯”的惨状描写
    • ​​递进结构​​:从个体苦难(采菱)到制度批判(收租)
    • ​​白描手法​​:不加修饰地呈现社会现实
  2. ​​历史价值​​
    • ​​税制实录​​:记载南宋”水面税”这一特殊剥削形式
    • ​​经济转型​:反映农民从种田到”种水”的生存策略变化
    • ​​民生档案​​:补充正史未载的底层细节
  3. ​​语言风格​​
    • “鬼质枯”的比喻触目惊心
    • “亦”字转折强化批判力度

评价​

  1. ​​历代评点​​
    • 明代《宋诗钞》:”仁者之怒,字字血泪”
    • 清代《石湖诗集》注:”可补《宋史·食货志》之阙”
  2. ​​现代意义​​
    • 被经济史研究者视为南宋农村经济转型的典型案例
    • 入选”中国古典诗歌中最具现实批判精神的百篇作品”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