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闻墙外鬻鱼菜者求售之声甚苦有感

范成大

携箩驱出敢偷闲,雪胫冰须惯忍寒。
岂是不能扃户坐,忍寒犹可忍饥难。
啼号升斗抵千金,冻雀饥鸦共一音。
劳汝以生令至此,悠悠大块果何心。

拼音

xié luó qū chū gǎn tōu xián,xuě jìng bīng xū guàn rěn hán。
qǐ shì bù néng jiōng hù zuò,rěn hán yóu kě rěn jī nán。
tí hào shēng dǒu dǐ qiān jīn,dòng què jī yā gòng yī yīn。
láo rǔ yǐ shēng lìng zhì cǐ,yōu yōu dà kuài guǒ hé xīn。

注释

  1. 携箩:挑着竹筐(指小贩的谋生工具)
  2. 雪胫:积雪没至小腿
  3. 扃户:闭门不出
  4. 升斗:微薄的收入
  5. 大块:指天地自然(典出《庄子》)

译文

挑筐出门岂敢偷闲,雪没小腿冰结胡须已惯忍寒。
不是不能闭门取暖,耐寒尚可饥饿难当!
叫卖声换升斗米价比千金,冻雀饥鸦的哀鸣混成一片。
劳碌求生竟至如此境地,悠悠苍天究竟是何心肠?

背景

此诗作于绍熙二年(1191年)严冬:

  1. 南宋江南连年雪灾
  2. 临安米价暴涨十倍
  3. 范成大退居苏州目睹民生疾苦

赏析

  1. 艺术特色:
  • 视听通感:叫卖声(听觉)与冰须(视觉)交织
  • 比喻新奇:”升斗抵千金”的夸张对比
  • 哲学升华:从现实苦难到天道追问
  1. 思想内涵:
  • 记录南宋城市贫民生存状态
  • 揭露经济失衡的社会矛盾
  • 体现士大夫的民本思想
  1. 语言突破:
  • “惯忍寒”的麻木感
  • “共一音”的混响效果
  • “果何心”的终极诘问

评价

  1. 元代《宋诗纪事》:”石湖讽喻诗,此篇最见血性”
  2. 明代李贽:”‘升斗千金’四字,说尽物价腾踊”
  3. 清代赵翼:”较白居易《卖炭翁》更见哲学深度”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